杨队长张了张嘴,脸色涨红:“这谁想的到,石林大队的就不说了,人家大队长有亲戚在县里供销社,张湾大队每年自己做着吃的粉条,也能卖出去。柳林大队他们有个果园,谁能想到草头村和傻子村两个靠卖菜起来了。”
红光大队这边正眼红的时候,张湾大队,柳林和石林大队的货统计的农产品也出来了。
张湾大队的会计一路小跑,跑到周书记办公室,见办公室那么多人,还愣了一下,但还是兴奋的给周书记报喜道:“周书记,我们张湾大队收上来了两千三百个鸡蛋!”
石林大队的人也跟着进来了:“我们石林大队不到一千个鸡蛋。”
柳林大队的队长道:“我们柳林大队也不到一千个。”
周书记看着他们送过来的这些数据,拿着笔算了下,越算眉头皱的越紧:“这离八千个鸡蛋还差两千多个呢。”
一直站在一旁看热闹的红光队长眼睛突然一亮,凑过来道:“周书记,我们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养鸡,你看我们行不行?”
周书记看了他一眼,笑了:“行吧,给你们大队一个机会,可一定要抓紧时间。”
一旁的张湾队长指着他们的背影道:“真是让这老登捡了个便宜。”
姜糖可不清楚几个大队的竞争,带着孟司柠上午来到公社。
孟司柠采访了周书记一些问题后,就在一旁看着他们忙活。
几个队长也都带着自己的货物清单,纷纷核对起来,公社难得的这么热闹。
张湾村的队长保证道:“我们村的粉条管够,绝对能供得上姜干事的单子。”
石林大队的队长也是自信满满:“我们大队的豆皮也够,关键是质量好的没话说。”
柳林大队的说了下他们的情况:“我们大队的苹果黄桃肯定够,就是李子不好放,特别是现在那么热的天,水果这东西容易坏,确实得临出发的时候再准备。”
姜糖对质量上把关很严格,特别是粉条,这年头,都是从家家户户收上来的,有些家里老鼠多了,那种被老鼠啃咬过的,肯定不能要。
她跟着周书记跑了好几个大队。
每到一个村子,她都仔细检查收上来的货物。
好在张湾村的粉条一把一把捆扎的很整齐,上面还都写上了各家的名字,这和姜糖之前卖菜的方法如出一辙。
“各位队长,这鸡蛋是按个卖的,厂里发福利也是按个发,一个员工十二个鸡蛋,人家再三交代了,个头要均匀,大一些,装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最好多放一些,免得到了那边出现破损,咱们也好补上。”
队长们纷纷点头,表示一定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在张湾村,姜糖惊发现有些人家用草编织的鸡蛋托,鸡蛋放在里面稳稳当当,根本不会掉,还能有效防止破损,,姜糖提议大家按这种法子捆扎:“大家都可以学着这个法子做一些,这样就能更好地保证鸡蛋的运输中不会碎。”
张湾村的村民们听了,纷纷表示愿意帮忙,这个时候大家都很配合
周书记觉得时间不够,不过他们也愿意做。
就交代能做多少是多少。
中午因为回不去,姜糖和孟司柠跟周书记就在柳林大队这边吃了饭。
饭是在柳林大队长家吃的,捞面条。
这让孟司柠想起了她刚穿来时,陪着省里领导下乡的事儿。
也是捞面条,还别说,这边的捞面条也是地道。
可惜,在家里的赵群英和柳念做了一锅的炒鸡。
结果她们两个两点多才到家。
赵群英抱怨道:“你们咋回来这么晚,早知道,炒鸡晚上在做了。
锅里给你们留了很多,我去给你们热热。”
孟司柠摆摆手:“跟着公社高书记串了几个村子,实在回不来,在老乡家里吃的。我们现在肚子饱饱一点儿吃不下。”
姜糖道:“剩下的咱们晚上吃吧。”
柳念遗憾道:“我还想着晚上给你们做凉皮呢。”
凉皮,姜糖爱吃忙道:“啊,你还会做凉皮啊,做...嗯,明天做,多做点儿,吃不完我能...送人。
家里缺啥不,我给你准备。”
柳念没想到姜糖这么大方,也不客气了:“也不缺啥,就是白面。”
“行,一会儿我去给你找点儿白面。”
午休的时候,孟司柠又从商城里给她买了五十斤的白面。
姜糖吐槽道:“闺,我知道你怕我不够吃,但这一袋子五十斤,我提不动啊。”
“先找个小袋子,装个几斤,剩下的我给你放到仓库。”
“ok。”
下午的时候,姜糖跟着罗队长去地里看了下。
也亲身加入,干了一会儿的农活,掰了一趟子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