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刚来俩小时不到,你这期待有些大。”
“刘主任有远见,有阅历啊。”
刘秀兰被女儿夸,心飘飘的,笑道:“你妈我是做教育的,往长远来看,人要开化,要往上走,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村子也一样。
也需要人才,需要有能耐的
人。所以,除了带领他们赚钱,还要搞好教育工作。
今天你也看到了,张家那么多人,孩子都七八个,上学的估计也就两三个,都是男孩。
这么一综合,村里应该有不少孩子没上过学。
国家都已经提倡多少年扫盲了。那个张老五不是教初中的吗,现在没事儿,完全可以开个扫盲班。”
“有道理刘主任,但我一个包队干部,不能管的太宽,我只管生产啊。”
刘秀兰翻了个白眼给她:“那你问我干什么?”
“没权管是没权管,但咱不代表不知道啊。”
总之,刘秀兰的适应能力很强,当天晚上在陌生的地方睡的嘎嘎香。
第二天一早,姜糖就被她风风火火走来走去的动静给吵醒了。
惺忪着眼嘟囔道:“妈,又不上班,你起这么早干什么?”
“还早啊,我都在外面转两圈了。
还别说,这院子可真大,前院就算了,后院也不能就那样荒着,这两天我帮你整理整理,种点儿菜。
你呀,以后别轮着吃饭了,自己做吧。
刚刚轮你吃饭的那家已经叫了两次了,就你这爱睡懒觉的毛病,早上能吃上饭也是一大奇迹。”
“妈,你放心,他们都会给我留饭的。”
“夏天还行,冬天怎么办?”
“妈,我这是体察民情。”
“还体察民情,你以为你是...那啥啊,赶紧起来。”
“哦,哦。”
“唉,这院子真大,还有水井,房子也不错,这样的院子要是放在市里面,那可是值老钱了,争抢着要。这厨房也好,这灶台还贴了瓷片。”
姜糖起来后就一直在听刘秀兰同志各种夸。
“妈,你要喜欢就经常来,今天还要鸡吗?”
“要,能多买两只就多买两只。”
“哼,打着我的幌子,投喂您儿子,能有我的份儿不刘秀兰同志?”
“不叫刘主任了?行了,赶紧去吃饭,我看你这啥都齐全,一会儿跟那家人说说,中午我给你杀只鸡不在他家吃饭了。”
姜糖刷牙的动作一停,惊讶的唔囔道:“咱俩吃一只鸡?”
“咋?不能?老娘辛苦一辈子了,还不能吃只鸡啊。”
“能,能太能了。一会儿我去弄点儿蘑菇。”
...
“姜干事,这是婶子吧。快进来坐。我去给你们端饭。”
“小丽,家里就你一个人吗?”
“嗯,我奶让我等着姜干事。”
“小丽闺女,真是对不住哦,耽误你们上工了。”
刘秀兰说完,转头就给了姜糖一个巴掌,打的姜糖背一疼:“妈,你打我干啥。”
“还不都是因为你,耽误人家上工,你知不知道庄稼人上工多重要。”
一旁的小丽忙劝道:“婶子莫怪姜干事,我们现在地也种完了,没什么活儿,今天早上队长给我们开会,开荒的事儿。”
第92章 :我家的手艺一绝
小丽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她们去堂屋。
不一会儿从厨房端来了两大碗热豆腐。
上面浇着韭花蒜汁儿,还热腾腾的。
“热豆腐啊,你们家这是....”
刘秀兰还以为他们一大早跑去公社那边买的呢。
小丽笑着道:“我爷爷会磨豆腐,这不姜干事轮到我家了。
我爷爷想着磨点儿豆腐,让姜干事尝点儿新鲜的,也为感谢姜干事为我们卖出了茶叶,挣到了粮食。”
姜糖道:“小丽,你们太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不过你爷爷这手艺真不错,这豆腐做的好。”
“村里逢年过节,磨豆腐,罗队长都是找我爷爷,我爷爷点的豆腐最嫩。”
刘秀兰道:“小丽闺女,你们家做的豆腐多吗。”
“多,附近好几家都提前知会了,让多做点儿。”
“有多的吗,我这不是来了,总让你们忙活也不行,这两天就自己在家做。”
“有,有多的,我等会儿给婶子切一块。”
“太好了。”
“小丽,你们家都去开荒了吗?”
“去了,不过我爷奶去山上了,爹娘在房子后面种菜呢。”
“为什么不去山里开荒啊?”
小丽不好意思道:“大家都说山里不好开,有那时间还不如多找村里地方种。”
他们的本意是让村民们开山啊,这个事情很严重。
得想个办法。
刘秀兰同志用了一张肥皂票换了一大块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