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母笑出声来,“什么大学生,他今年也有二十五了。”
“那比青青她们还小。”江母这么说。
然后又问:“男同志做什么工作的?”
“就自己做小买卖。”
为着这个,小芬抱怨了好一通,觉得男同志没出息,没有正经又体面的工作。
要不是年纪大了,知道着急了,那丫头估计还得挑刺,不会这么轻易松口。
杨母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闺女真被她嫂子带坏了。
眼光高不是错,但不能只挑对方毛病,不提升自己啊!
像沈青青,她眼光也高。
可她自己有本事,没人觉得她眼光高有问题。
别人家的事,江母不好发表意见,附和着说:“做小生意也不错,养家糊口没问题的,只要好好经营婚姻,日子肯定差不了。”
杨母赞同这个说法。
她一开始也有点顾虑,但听娘家那边的亲戚说,准女婿做小买卖,一个月能挣一两百。
情况好点,两三百也有可能。
比小芬的工资高多了!
而且男同志是头婚,上边有两个姐姐,都已经嫁了出去,家里人际关系简单,小芬嫁过去不会受委屈。
相亲,意味着彼此选择。
杨母心里清楚,男方家是看上了他们的家庭条件。
这也没啥,人之常情。
谁找对象不想找样样拔尖的?
目前来看,男同志没什么问题,做生意也很有前景。
只要小芬改改脾气,跟人好好相处,日子确实差不了。
笑着说:“我现在就只有一个心愿,今年小芬能嫁出去,她再不结婚,我都要愁死了。”
江母深有同感。
前几年她也是愁得睡不着觉。
就怕儿子一辈子孤零零的,没有孩子不说,连说话的伴都没有。
好在,青青回来了。
还给了致勋机会!
“可怜天下父母心,咱们当父母的,就想孩子事事顺意。”
虽然讨厌李红艳和杨芬,但江母对杨母没有意见。
聊了几分钟才各自分开。
“等她结了婚,不住在大院,就没人给你和致勋添堵了。”江母这般说。
沈青青摇头,“我没把她当回事。”
反正生气、憋屈、难受的人是杨芬。
只要她看得开,就没人能给她添堵!
第236章 不是糊涂人
刚开学,沈青青有开不完的会,忙得脚不沾地,都没空回大院。
只能偶尔打个电话回去,问候一下家里的长辈。
老爷子上了年纪,心脏上还有点毛病。
前几年沈青青和江致勋闹离婚,老爷子嘴上支持他们分开,实际跟着操了不少心。
翻过年,不再像以前那么精神抖擞,精气神差了很多。
沈青青再忙,也没忘记关心老人家的身体。
老爷子脾气倔,不服老。
每次沈青青打电话回来,明明心里高兴,嘴上还要念叨。
“我身体好得很,去河里游一圈都不成问题,你好好工作,不用操心家里,星期天不上班就回来。”
沈青青哭笑不得,“您可别真去游。”
老爷子:“我又没老糊涂,还得你们叮嘱这啊那啊的。”
家里有老人,就是让人不放心。
沈青青说:“等我忙过这阵,带您去郊外踏青。”
这个安排老爷子喜欢。
“等致勋休假,咱们一起去。”
沈青青也是这么打算的。
有江致勋在,就不怕遇上意外情况。
他这人嘴巴讨嫌,但别的时候还是挺靠谱的。
“那就等他休假。”
聊了几句,挂断了电话。
办公室里不止沈青青一人。
同事李雪和沈青青年纪差不多,平时很聊得来。
问沈青青,“你们家江同志什么时候休假,他要是工作忙,咱们一起去踏青也行,我打算带老人孩子出去走走,咱们一起还能互相照应。”
沈青青委婉拒绝,“老爷子身体不好,得有人开车,不然人多热闹,还能野餐,更好玩
了。”
李雪没有勉强,“这倒也是。”
之前去沪市交流学习,江致勋说要请沈青青的同事吃饭。
他工作忙,沈青青不想他太累。
于是说道:“今天下班咱们一起去下馆子,我请客。”
李雪:“不等你们家江同志啦?”
“他就是个闷葫芦,在不在都一样。”沈青青语气调侃。
请同事吃饭,主要目的是致歉,受她的牵连,他们被书娴骚扰了不止一次。
要是一直拖着,沈青青也有点不好意思。
毕竟在火车上就说好了,开学要抽空聚餐。
沈青青眨了眨眼,“他的钱都在我这儿,人没来没关系,反正钱是他出的。”
办公室里响起了起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