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都好吃,两样吃食吃得他肚圆,对知行斋里那热闹的茶室便更加好奇了,因此即便里头已经热闹非凡,他还是强作镇定,硬着头皮走进来了。
结果一进来便见有卖雪饼,当即便买了三袋。还在那老翁的推介下,买了一盏“声声乌龙”试一试。
虽然此时他还是被发现了,但……康骅今日实在太满足了,以至于满足中还带着一丝嫉妒:他们这些国子监的人过的日子也太好了吧?
卢昉瞧着康骅那捧着乳茶碗、眯着眼、一脸餍足,恨不得把碗底都舔干净的“不值钱”样儿,莫名涌上一股带着优越的爽快,鼻腔里轻哼出一声笑。
他不看他了,正想拉过程书钧,再对对考场上那道让他心里没底的策论题,却见程书钧眼神直勾勾地、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愕,定定望向知行斋门外。
卢昉心下奇怪,也循着他的视线,探头朝门口望去。
知行斋门口正走过一对面生的男女。
男子约莫中年,容长脸,身量高瘦,面容冷硬,颌下一把疏朗的胡须,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边角已磨损的灰布长衫,牵着一匹同样风尘仆仆、毛色暗淡的驽马。
那马背上横七竖八搭着几个鼓鼓囊囊、沾满泥点的粗布包袱,鞍鞯陈旧,马鬃也杂乱地打着结,人与马皆是一副远道归来的模样,瞧不出身家底细如何。
他身旁的女子却身姿窈窕,瞧着不过十六七岁,却已梳着时兴的妇人高髻了。髻边斜簪一支镂雕蝴蝶银簪,耳垂上晃着小小的珍珠坠子。一身水红色的杭绸褙子,配着鹅黄挑线裙子,在这灰蒙蒙的晨雾里,鲜亮得如同一朵初绽的芍药。
她的眉眼与那中年男子惊人地相似,皆是眼型修长,眼尾微微上挑,薄薄的眼皮上是一道内敛的细眼褶,一双沉静的凤眼,顾盼间却比那男子多了几分灵动与好奇。
两人不仅相像,卢昉莫名还觉着有点眼熟。只觉着这样出挑的容貌好似打哪儿见过似的。
二人显是父女。两人经过知行斋门口时,那年轻女子脚步微顿,还睁大眼左右打量着焕然一新的姚家宅院和毗邻的铺面:“姚家竟变成这副模样了,咦!这儿还开了个书斋呢……”
她与那中年人目光扫过知行斋门楣上悬挂的匾额,对着上头的题字和两旁的楹联还有些错愕,似乎还认得写字的人似的。
他们又看了看进出的学子,还往知行斋伸头望了过来,同样流露出几分探究。卢昉不认得他们,但程书钧已极低极轻地喃喃出声:
“那不是林大人他爹么?他怎的回来了……”
第65章 烤牛乳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纵容,林闻……
春日晌午,国子监夹巷里此时静得很。
林家父女远道而来时,姚如意正鼓捣烤牛乳。今日人少,小卖部有三寸钉和小白小黄支应着,她实在是闲来无事。
闲得看姚得水拖着小车来回跑,看丛辛拾掇驴粪埋进菜地,看去年在屋檐下做窝的喜鹊,似乎添了两枚蛋。她在自家院子里溜达了几圈,又穿过角门去林家,给平平和听木两棵树修了枝。
实在无事,她索性把林家的花浇透,连青砖地也泼得水亮亮的。
惹得今日休沐在家,正专心替她编新版教辅试卷的林闻安,隔会儿便得抬头望望窗外。隔着雕花窗棂,便见如意用碎花布包了头,袖子高高襻到胳膊上,露出两条在冬日里捂得格外白皙的匀称小臂。
他写一行字,她便提着水桶“噔噔”走过去;再写一行,她举着笤帚又“噔噔”跑回来;刚低下头,她又端个花盆“哒哒”打窗前过。隔了会子再抬头,人影却没再跑过来,他便将笔搁下了。
起身出来,风过木叶潇潇有声,院里空落落的,只余下那些喝饱了水、枝叶鲜亮的草木。他顺脚踱过角门,进了姚家小院。正撞见送牛乳的贩子,姚如意正指挥他们把牛乳送知行斋,自己却用陶罐留了一壶。瞧见他来,她扭身,眼睛亮晶晶地笑着:
“耿灏好似叫人弄了很多羊肉来,说要借知行斋的灶房开火,叫大伙儿去吃呢。大中午的,腻得慌,我推了。你去么?方才耿猪将丛辛、三寸钉都叫去了。阿爷听说有羊肉,也说晌午不回了。”
林闻安不稀罕羊肉,他本就没有那么好吃,何况如意不去,他便更怠懒过去了,在人堆里实在不得清净,便也摇摇头。
“那今儿晌午就剩咱俩了。”姚如意似乎也想到了什么好吃的,晃手里的陶罐,嘴角扬着,“他们吃好吃的,咱俩今儿也吃个稀罕的,就吃烤牛乳如何?你吃过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