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20)+番外

作者:松雪酥 阅读记录

但他实在太饿了,一边叹气,手上也不停,率先剥好了蛋,还举在眼前端详,“这鸡子儿闻得好香,但真能吃么……”他有些怕吃了拉肚子。

林维明剥好了,也没敢下口。

谁也没有对姚小娘子煮的鸡子抱有什么希冀,毕竟他们都听说过,姚家的灶房炸过两回,锅飞灶毁、浓烟滚滚,那阵仗连厢军都抬水来救了。姚博士和姚小娘子的手艺只怕还不如膳堂的那三个日日奇思妙想推陈出新的大师傅呢。

但真的很香。孟博远没忍住,还是谨慎地下嘴咬了一口。

就这么一口,他忽地瞪圆了眼,指着手里那露出一点流油蛋黄的茶卤鸡子儿,呜呜直叫:“好…好…好……”

“怎么了你?咬着舌了?”

“好吃!真的好吃!你们快尝!”

林维明看他这副舌头都快要捋不直的馋样,也半信半疑地咬下去。

浸透了卤汁的蛋白嫩而弹,卤得恰到好处,既不老也不烂,透着高香厚重的红茶味,里头的蛋黄更妙,一咬下去,那溏心便猝不及防地沁了出来,稠稠地淌在蛋白上,让人连忙张嘴去嘬。

不仅酱香醇厚、清香不腻,吃到最后,嘴里丝丝回甘——那是茶叶卤过所带来的独有回甘。

这哪像是炸过两回灶房的手艺?

孟博远三两口吃完一个,已在吃第二个了,越吃越是两只眼都惬意地眯住了:“我还是头一回吃溏心的茶卤鸡子儿,好吃好吃,好吃得我脑壳都吃飞了!”

“你可夸太过了!”

林维明虽嫌弃孟博远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但自己也吃得津津有味。

是不错!比膳堂里的强多了!

第8章 茄豆角 我听王大人的口风,那林闻安似……

姚家小院里,秋风裹着些许微凉漫上了脚底,姚如意把炭炉板凳都先摆在院门边,留着明儿一早接着用。

这会子卖完茶叶蛋,天已泼墨般黑透了。

但算算时辰倒不算晚,刚过酉正三刻。

那三人来之前,姚如意见巷子里人潮渐稀,锅里又仅剩六枚蛋了,她便中途折回小院,先将姚爷爷搀进房里歇息。这老爷子午间贪睡,申时又才用过烧饼和茶叶蛋,这会子精神抖擞,坐在床榻边,还中气十足地嚷着叫如意把桌案上学生们的课业拿来,他要批改。

人都不认得了,还惦记着改作业呢。

真是天选教师的命。

算起来,姚爷爷告病假已两月,哪还有甚么课业可改?姚如意在屋里那方磨得掉漆的老旧书案上翻拣半天,在满桌的纸堆、书卷里随手抽了粉压在最末的泛黄文章递去,也不管是谁的。

姚爷爷果然正襟危坐,从床边起身,坐在桌边,捧起那篇文章细读。

晚风吹得窗轴松垮的窗格子轻响,姚爷爷手捧纸页渐渐看得入神,脊梁也挺得笔直。姚如意瞧他那副肃穆模样,抿着嘴退出去。

回到院门前准备收摊,没想到运气好,最后还能遇到姚爷爷的三个学生,把她没卖完的茶叶蛋尽数包圆了。

她大受鼓舞。她今儿就卖了一锅,五十颗蛋,刨除成本就挣了七十五文。

虽然听起来很少,但这种小本生意原就是聚沙成塔,一会儿她预备等姚爷爷睡下,再趁着夜市开了,去买一百五十枚蛋卤上,泡上一夜,明日一早便能开卖。那样就能卖一整天了,能挣更多钱。

姚如意想着,便先把今日用过的卤汤用纱布细细滤过。滤掉碎蛋壳、茶梗、桂皮渣之类的杂质,卤汤会重新变得清亮,再添少量新香料续一瓢凉白开,盖上盖,置于阴凉处,明日再煮沸便可以再续用了。

老卤汤最讲究养,这般滤过能续用三五回。之后便要倒掉一半,去除底部沉淀的杂质,再加入新的卤料和清水重新调配。只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油污、生水混入卤汤,这种卤汤是不会变质的。

卤汤能循环用是因为频繁加热能杀菌,而香料本身也具有杀菌防腐功效,譬如,她记得她以前特意上网去查过,说是花椒和八角里有一种叫茴香油的东西,便有很好的防腐功效。

后世经常有卤鹅卤鸭卤鸡店号称自己是百年老汤,就是这个原因,他们一口汤传几代人,不过经常这样不断稀释调配,其实也早已不是曾经的那锅汤了,只是配方相同,算是个宣传噱头。

不过老卤汤卤出来的卤料的确是很不一样。

从前外婆也总这般料理茶叶蛋的卤汤,别人都买现成的卤料包来做,外婆坚持自己调的更好吃,其实主要是因为外头的料包贵,里头大料都稀碎,不值当。那时候,姚如意还小又爱操心,她还当是老人家俭省不舍得倒,生怕吃出什么问题,特意上网去查证后才知道有这么个原因在,并不是不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