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人年前时是最后一个回家的小吏,平日里才能虽不突出,但复核事务大多没出错被他整份打回去重算过,还算勤恳。
他便叹口气,即便桌上是如意为他准备的朝食,仍在脑中忆起了他的名字,体恤道:“是……沈海吧?进来一起用吧。”说着便从小屉中再取了一副先前丛伯多预备的筷子,伸手示意他坐在对面,“坐。”
沈海简直受宠若惊,没想到林大人竟然还记得他的名字!
要知道,前任军器监监事董大人,两年了都没记住他名字,哪怕他日日来送文书,董大人也只会叫他:“那个…那个谁…过来一下……”
后来更因他去岁连着三回迟到“失仪”,被董大人在议事时当众责骂,但偏偏董大人又不记得他名字,只能骂到:“某些人”“极少数人”“更有甚者”“为你留些脸面,本官便不说是谁了”是如何如何当值怠懒、一到下值便跑、上个茅房能上半个时辰,也不怕腿麻掉进茅坑云云……
听得沈海只想翻白眼,心想,有本事你点名啊!
既不点名,那说得便不是他,哼。
这个新来的林大人倒是实干多了,也不爱说这些,只是他终究是上官,虽然沈海其实很想吃,但他还是觉着与上官同桌而食太过拘谨,不如还是回去看看他的速食汤饼有没有长毛得了……
他正想鼓起勇气婉拒,肚子却在此时高鸣起来,惹得他嘴里那还没说出口的“多谢林大人,下吏已吃过了。”的话卡在嘴边没能说出来。
林闻安听见这肚子叫得实在响亮,无奈道:“不妨事,进来一起用吧。”沈海也实在不敢劳上官三催四请,何况……他也委实耐不住那不断钻进鼻腔的香气,只好连声道谢,低头进来,挨着凳子边坐下了。
林闻安倒了杯热乳茶递给他,又瞥了眼他体型,分了一半脍饭、三块雪饼和一个林檎与他。
沈海自然又忙起身道谢,他叫人坐下,便自顾自吃了起来。
对面那矮胖小吏果然等他开始吃了,才告罪动了筷子。
一吃,两眼发亮,再吃,只咽口水,三吃,再没忍住,当着上官的面冒出了“呜”地一声。
林闻安抬眼看他,心想,怎会有人吃个饭这般大动静的?
沈海也恨不得掘个地洞钻进去,却又舍不得放下筷子,只能面红耳赤地接着吃,等他吃完,林闻安早巳用毕,他忙不迭起身收敛了碗碟,乖觉地自请拿去清洗,临去时又忍不得回头,堆起一脸笑,傻呵呵地问道:“敢问大人,这朝食是哪间食肆的手艺?好生美味啊!”
他自小别无嗜好,唯有吃喝二字无法割舍。遥遥想当年在辟雍书院读书时,人人皆以甲榜头名谢祁为楷模,他却不同,反倒视每回都能吊在甲榜最末的宁奕为榜样。那宁奕不仅读书运气奇佳,春闱时吊在进士科最后一名成的进士,授官后因不惯官场浊气,竟又挂冠而去云游天下,其间还著了几本美食杂录,遍尝各地珍馐美馔。
沈海好生羡慕他,也一心想过那样潇洒的日子。
可宁奕出身士族,家中富足方能支撑他这般随心所欲,他却不能。而且……父母在不远游,他不能抛下爹娘啊。不过他也早有打算,娶妻生子都无所谓,他只想待爹娘百年归老,再不做这小书吏了,若是身子骨硬朗还走得动,他也定要去外头走一走、吃一吃。
至少他这一生,唯有晚年,他不要再如此劳形案牍地虚度了。
林闻安则听他这般问,默然片刻。
这小吏好似满脑子只有吃食啊……不过念及这到底是如意的营生,便耐着性子如实相告。沈海顿时两眼瞪圆,居然在国子监!国子监中何时有这等美味,他竟然不知!
不成不成,今日下值,他一定要去探一探!
因惦记要准时下值去吃那口吃的,他这一整日当值都好似打了鸡血,奋力埋头苦干,总算在下值打更的梆子声敲完两刻钟后完成了今日的所有事务。终于可以去吃晚食了!
不管文书房主事那不悦地打量着他的神色,沈海抓起自个的塔链撒腿就跑,在小黄门那取回了自己的官牌,他便一溜烟跑出了东华门,却发现御街前头,换了便袍的林大人正与个胖和尚相谈甚欢,往前行去。
真倒霉啊,怎的一出衙门就撞见上官!
而且林大人不是日日都要忙到天黑的么,怎么今日也和他似的,踩着点儿便下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