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女首富之路(53)+番外

作者:恭安 阅读记录

第21章 跑货

尹漫拉着一车废木板回去,将木板摆在地上。

从杂货铺里翻出钉锤、细钉,斧头和小刀等等工具,搬了一把小板凳,在门口敲敲打打开始动工。

趁着日光,她加紧动作,不一会儿一张四方桌和几张小板凳完工。

做工稍微粗糙了些,能用就行。

她拿黑色的笔在桌面上画出清晰的楚河汉界,完成后在上面涂了一层漆,放在外面散气味。

第二天那张制作完成的木桌就被她搬到杂货铺门口,端端正正放着,四周配上几个小木凳。

做完这些工作,她才特意招呼邻居中总是要早起做运动的退休大爷们,请他们过来下下棋。

桌子椅子是她提供的,象棋也是她从店里拿出来的,什么都不用出的大爷们自然很乐意,晨起运动后,约了几个好友,一起过来下棋。

退休后的老人们空闲时间最多,难得有人为他们提供打发时间的活动,他们求之不得。

几个老爷子下得激烈,一会儿这位赖棋,一会儿那个悔棋,谁也不依谁,周围的看客嗓门又大,不过片刻工夫,棋桌旁边就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

这些看热闹的人有时候免不得来店里买包烟、买瓶水,无形中增加了杂货铺的生意。

尹漫自然是希望人越多越好,她不过去掺和,只在一旁将剩下的木板劈成小小块,拿来当发煤炉的引子。

一整天的时间,尹记杂货铺门口都是热热闹闹的。

尤其是小学生们放学后,杂货铺门口不少小朋友贪恋免费的棉花团,依旧会拉着家长们过来消费。

家长们过来瞧见热闹的棋局,甭管看不看得懂,总要背着双手朝里张望几眼,蹭蹭这热闹劲。

一时间,杂货铺门口颇有些门庭若市的繁华。

路过的行人看到这副光景,不知是谁感叹一句:“哟,尹记什么时候这么热闹了?”

想想从前,尹记门口总是冷冷清清的,这才不到几天时间,怎么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路人的感叹尹漫没听见,她正窝在柜台后面数钱。

晚饭时间,下棋的退休老爷子们都各自回家,馋棉花糖的小孩们也被家长领回去,尹漫难得空闲下来,免不得要清点这两天的营业额。

出乎她的意料,这两天的营业额都有一百多块。

除去成本,纯利润大概也就20来块钱,要是按着现在的经营情况,一个月也能赚六七百块钱的毛利。

已经很好了。

尹漫原先心里做好年前这一个月不怎么赚钱的打算,毕竟她也是第一次接手杂货铺,完全没什么经验。

现在就能开始获利,已经大大超出她的预期。

看来迈出第一步之后,没她想象中那么困难。

只要现在尹记杂货铺的名声能慢慢改善,年前一阵囤货潮大概还能更赚一笔。

尹漫喜滋滋数钱的时候,全然没察觉街角一个精瘦的身影正隐在黄昏的夜色中看着杂货铺门前的一切。

张忠宝是亲眼看着那帮退休老爷们一哄而散回家吃晚饭的,他气得牙痒痒。

这个尹漫,怎么这么多鬼点子?

前面免费给小孩子们发棉花糖还不够,现在又免费给退休老爷子们提供打发时间的场所,她是在做慈善吗?

他好不容易去市里买了台同样的做棉花糖的机器,使用一天下来,发觉减少的客户并没有回流,跑到尹记一看,嘿,这人又出新花招了。

没完没了还!

张忠宝一张脸气鼓鼓的,原先不用做这么多,经过尹漫这么一折腾,他不得不跟着付出这些,不然他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店里的客户流失到尹记。

真难受!

以前那个邱云帆他半点没放在眼中,现在新来的这个尹漫,倒是个厉害的角色,他得为以后想个法子。

张忠宝心事重重地往回走。

等人走远,窝在杂货铺里数钱的尹漫才从里面走出来,将门口的木桌和木椅搬进铺子里。

大冬天的夜晚冷风嗖嗖,桌子椅子放在外面被风雨侵蚀不说,关键是容易遭贼惦记。

她每天晚上积极搬进去,第二天一大早又麻溜地搬出来。

几天的时间,住在附近的居户们也都知道尹记换了人经营。

免费发放给小孩子们的棉花糖和免费给退休老人提供的下棋场所让大家对这位新来的经营人产生一丝好感。

众人觉得这个姑娘点子多,人聪明,还心善,不由在心里和她亲近几分。

凑在棋局旁的一个中年大叔忍不住给她报消息,“小尹呐,你知不知道你这个法子被老张学了去,他现在也在门口摆了一张桌子让大家下棋,我隔壁的二大爷今天一早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