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诸事宜(35)

作者:清疏影 阅读记录

前几组,评委都没有提出太难的问题。

很快就到肖玉涵和徐梦瑶的组。

她们组有六个人,主讲人是徐梦瑶和肖玉涵,徐梦瑶是这组的负责组长。

徐梦瑶一直很努力,她上大学以来,什么活动比赛几乎都参加了个遍,专业课绩点也名列前茅。她的表现,自然出类拔萃。

肖玉涵也不赖,回答问题,一丝不苟。

讲完,台下评委鼓着掌,露出满意的神色,

雷动声歇,轮到朱时宜上台。

掌心微湿,朱时宜深吸口气,挺直背脊。

手掌悄摸在腿上抹了抹,她握住话筒。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第六组的......”朱时宜声音一顿,“主讲人。”

她还是没法把那个不属于她的名字说出口。

不说也罢,上组肖玉涵刚露面,这组又有个重名,一看就惹人怀疑。

“我们组的项目是——中药食品经济。”

“当下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日益高涨。数据显示......”朱时宜翻动着PPT,抬眼确认无误记忆中的数据,更加流畅地讲着项目计划。

讲解照常发挥。

朱时宜讲完结束语,深深鞠躬。

台下掌声平平。

朱时宜轻轻抿着唇。

轮到评委提问环节。

按照一般规矩,评委问的问题,最好是全体组员轮着回答。

只有一个人回答的组,可能“团队合作”分数会降低。

评委先问了比较平常的两个细节问题。

组员李晓宏回答了第一个,朱时宜回答了第二个。

评委点点头,抛出第三个问题:“中药食品是新兴行业,你们做了三个规划阶段,集中讲解的是初创期。”

“若想扩大优势,必然要拓宽市场。这样一来,从业竞争者加入,你们这个项目的优势,又该如何发挥?”

蔡家蓉面色难绷。

是她要回答第三个问题。

这个问题,并不在她们资料收集与思考的范围内。

按照规定,每个问题,可以有30秒的思考时间。

眼下,已经过去了一半。

朱时宜脑子飞快检索关键词。

初创期,优势。

三十秒过去,蔡家蓉别无他法,举起话筒,硬着头皮开编。

“我觉得,拓宽市场的......”她清清嗓,开口没那么磕磕绊绊,“同时,加大宣传,保障产品质量......”

台上一下无声。

朱时宜侧目,蔡家蓉眼角隐隐抽动,几秒功夫,眨了无数下。

学生赛事,参赛者紧张很正常,评委见怪不怪,也没有催促。

朱时宜却捉住评委眉心,一闪而过的跳动。

评委问的,是行业若能熬过初创期,迎来爆发期。

个体企业,该如何赢得市场。

朱时宜心一惊。

她发现,她们组的方案里,混淆了“行业”与“企业”的概念。

心间一沉,似是明了一种结果。

她稍稍摆正心思。

脑海忽然想起潘岳的演讲。

露营品牌发展多年,如约仍然创出一片天。

“持续创新。”朱时宜忽然拿起话筒,补充答。

新兴行业,初创期的一举一动,都是创新。

而成熟期,所有企业大差不差,那又该如何脱颖而出?

“品牌特色,”嘴上先一步回答,“将发展品牌作为企业战略目标。”

“中药食品经济还在萌芽阶段,正如您刚才所说,我们应该做的,是扩大市场。”

朱时宜抖机灵,杂糅行业内容进企业规划:“所以,我们讲了许多产品、渠道,这些行业必备规划,这一切,都是为了使更多消费者,能够接受中药食品产业。”

评委抬起眼。

被直视的朱时宜,鼓起勇气,不疾不徐:

“如果这种经济真的能够迎来成熟期,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品牌特色与口碑。首先,我们是经济萌芽阶段的老品牌,本身就具有品牌效应。”

“除去‘老品牌’这点,我们还可以从许多方面去打造品牌优势。比如,刚刚我们组同学所说的,产品质量和宣传。”

“还有价格。可以继续细分市场,针对不同消费层级,推出不同服务。下午茶餐厅、奶茶店、便利店产品,形成价格梯度......”

预定时间结束,朱时宜深鞠躬,下台。

肖玉涵和徐梦瑶给她比了个赞。

其他两个组员,也默默坐过来。但不看朱时宜,只是自顾自地聊天。

朱时宜摸摸鼻尖,莫名尴尬。

直觉告诉她,那俩组员对她有意见。

等到宣布名次的环节。

这次一共有10组参赛选手,赛事设置了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一组,三等奖两组的名额。

拿到奖的队伍,可以晋级,参加国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