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诸事宜(215)

作者:清疏影 阅读记录

他们还非常热情,能cue到在场的每一位。

“范骏、时宜,”营销部的男同事A“挥斥方遒”,“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你们年轻人对未来有没有什么打算啊。”

范骏回答地滴水不漏:“年轻人应该脚踏实地,我就祈祷这份工作能转正了。”

众人满意的点点头,目光一致朝朱时宜方向转来。

朱时宜赶忙将视线从潘岳身上挪开。

她满脑子省略号和问号。

什么鬼,她刚还在想怎么表白呢。

朱时宜干笑着,随口敷衍:“我也一样,好好工作就好。”

她又神游天外。

大家的话题也扯去别处。

而秦宇却放下二郎腿,默默坐到朱时宜身边,稍微压低声些:“时宜,我记得你是悦城人。你本科实习完,还打算留在锦蓉工作吗?”

朱时宜眼神重新聚焦。她放下小零食,认真听。

秦宇是她的导师,对她还是很上心的。

对于真诚的关心,朱时宜并不反感。

只是秦宇问的这点......

她如实回答:“我还不清楚呢,没想那么多,哪里赚得多就在哪吧。”

“悦城薪资水平,高出锦蓉近乎两倍,”秦宇分析建议,“你家在悦城,不用租房,也不用担心基本的生存问题,毕业以后回悦城找个工作,少说也有七八千,你住家里开销也不大,能攒不少存款。”

朱时宜想了下,认可地点点头。

确实,她身边悦城长大的同学,基本都是这样安排。

坐在一旁的孟晓岚也听了一耳朵,她附和道:“悦城发展得好,机会多,工资也高,但物价也是真的吓人。”

“我刚毕业也去悦城干过两年。当时在公司边上的城中村租了个一居室,条件差得很,还得三千一个月,那可是五六年前的三千啊!那两年,我是悦城赚钱悦城花,一分也没带回家。”

朱时宜跟着孟晓岚,哈哈笑出声。

“要我说,只要有条件,年轻的时候,还是得去大城市闯闯,”秦宇像个老父亲,“一线城市的资源、人脉,不是其他城市比得了的。”

这话朱时宜也认同。她真正的老父亲——微信名为海阔天空的同志,也经常这么说。

她想问:“宇哥以前有在悦城工作过吗。”

秦宇摇摇头:“我以前在首都,那边.......生活成本太高了,干了几年,存了点钱,我就回锦蓉了。”

“首都房价太高了,完全安不起家,”秦宇吐出口气,“在锦蓉,用自己的存款,家里再支持一点,加上公积金,起码能凑套小房。”

“男人啊,没房没车,哪敢和人家女孩子家谈婚论嫁。”

......

朱时宜静静倾听着,安慰了句,锦蓉也挺好的。

她很能理解秦宇。有事业心的人,都想挤进一线城市崭露头角,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得偿所愿。

没有钱,就没有在大城市扎根的机会,就只能孤独地漂泊。

物质条件,绝对是二三十岁年轻人迷惘的重大源头。

无论人是否接受,这就是现在的社会现实。

孟晓岚似有所感。

她无奈地摇摇头,冲朱时宜一笑:“老秦说得没错,悦城确实发达,工资也高。你要是回悦城工作,那卡里的工资,不都是你的零花钱?”

这话听着实在太诱人了。

朱时宜失笑,随口道:“说得我都心动了。”

“真羡慕你,时宜,”孟晓岚回了个温柔的笑,“你生来就在大城市,起点比很多人都高,真幸福。”

朱时宜微微晃神。

这话,母亲经常和她说,前半句话,她深以为然。

朱时宜从不觉得这有错。

她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她其实也就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只是她的“普通”,对于很多人来说,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但后面半句,她存有疑惑。

生在大城市,就幸福吗?

......

“是的,我很幸运。”朱时宜换了个说法。

站在不同角度,争论生来在大城市是否幸福,这件事情没有意义。

只有走自己眼前的路,才有意义。

主要是,这个节骨眼上,她的心,不在此地;

在他方。

......

晚风掀起帐篷纱帘,最后一缕篝火缓缓熄灭。

这场一年一度的盛宴,也走到尾声。

同事们一个接一个离开,剩下之人寥寥无几。

“鱼丸,”林昶任冲郁凡喊,“走吧,回去了。”

鱼丸,是林昶任对郁凡的谐音爱称。

郁凡点点头,问朱时宜要不要顺路一起回。

“我才不要当你们小情侣的电灯泡!”朱时宜大声开句玩笑,又拉过郁凡咬耳朵,“我想和潘岳单独待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