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诸事宜(214)

作者:清疏影 阅读记录

毫无例外,幸运的朱时宜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四等奖,喜提一个丑陋的纯黑色充电宝。

值得安慰的是,李轩得了把更丑的雨伞,这样一想,朱时宜心情好多了。

......

没有意外,下个流程,是才艺表演环节。

公司年会的才艺表演,大多数员工,都是被逼去凑数的,像朱时宜这种真有才艺的,自然而然,也就被领导勒令压榨,她这种“人才”,必须多唱几首。

朱时宜的表演曲目穿插在各个节目之中。

舞台上,她抱着尤克里里,轻松歌唱。

夜晚,草坪上。

美食、音乐、八卦,好不惬意。

她在台上弹唱。

台下之人,无一不在给她喝彩、鼓掌,每个人的眼里,都散着欣赏、友善的光。

似是氛围蛊惑,朱时宜一曲毕,郁凡冲上台前,勾起红唇,问她要不要一起唱首歌。

还没等朱时宜反应过来,台下同事围成一团,兴奋地起着哄。

“来一首!来一首!”

朱时宜哑然失笑。

颅内的多巴胺极具攀升,她咧开嘴:“好!”

即兴发挥,她们共同合唱首歌,唱至副歌,朱时宜对上郁凡视线,忍不住为友和声。

同事们的怪叫此起彼伏。

“好!”

“好听!”

内心微动。

朱时宜望向郁凡肆意的身影,轻轻勾唇。

脑海闪过无数过往。

小学时,她化着花花绿绿的妆,穿着夸张的演出服,站在台上,唱着她喜欢的每一首歌;

中学时,她和社团同学一起,十几个人,合唱一首又一首多声部的歌;

大学时,朋友在身侧,郁凡、Billy、Cozy,还有林昶任,甚至是......潘岳。她只需握住话筒,闭上眼,就能沉浸在一场又一场,音乐盛宴;

记忆里的盛宴,不仅在舞台。

家里、公园、海边,甚至是教室、公司;

只要有一副耳机,她就赴一场盛宴。

......

她特别特别,喜欢这样的感觉。

她也想和郁凡一样,享受这场热情、又肆意的梦。

......

最后一个节目,仍由朱时宜收尾,她也换上从郁凡那借来的吉他,静静坐在人群中央。

冬风冷冽,人群间升起篝火,围炉煮茶温酒;

晚夜漆黑,营区张灯结彩,却是温黄暖色,如月光温和。

吉他稳稳架在腿上,朱时宜自然而然拨弄。

弦音袅袅,她深吸口气,呼出清音。

《太聪明》。

这首歌,一字一句,她早已烂熟于心。

*

第无数次听见她唱这首歌,潘岳仍会心悸。

她的声音,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能让西处山涧,融了初雪;江南烟雨,沁润柳梢。

一边,清泉浸溪石,透着天光,带着剔透的晶莹,叮咛跳跃;另一边,枝腰垂湖畔,轻点粼粼云絮,裹着绵柔的珠露,圈起阵阵涟漪。

*

她如潮水,他如月。

朱时宜觉得,潘岳对她而言,就是一种无可抵抗的引力。

他总牵引着她的视线,无时无刻、不知不觉。

她的眼睛里,有他长剑般的眉宇、高挺而锋利的鼻梁,亦有清润的嘴唇,与随风而动的额发。

最重要的,是那双,如辰星般,漆黑而清澈、深邃却柔软的眼睛。

......

朱时宜忽然想起郁凡那句玩笑般的问题——

她打算,什么时候给潘岳好命?

朱时宜的原计划是,反正他也喜欢她,那她只需静候,潘岳前来和她表白。

可今晚。

......

她好像快忍不住了。

篝火飞腾,驱散寒意。火星子乍动,凌乱而无序。

朱时宜越唱越忘情。

“混乱的思绪都是因为,太想靠近你。”

......

其实。

主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先前,朱时宜期待潘岳让她好命;

但现在,她觉得,好命,只掌握在自己手里。

她想让他看到,她欢喜的心。

......

一曲间,朱时宜做了两个决定。

一,今晚,她要和潘岳表白;

二,她想,系统地,习音乐。

为了热爱,她想勇敢一次。

无论是热爱的人,还是热爱的事。

她,都要让它们,落入掌心。

诸事皆宜第五路——

改变的勇气。

--

演出完毕,朱时宜坐到潘岳附近。

年会,领导自是聚集凑一桌,免得叨扰员工。

朱时宜也没无视规矩,她坐在靠着潘岳最近的那桌,手里拿着两包咔嘣脆嘎巴嘎巴啃,随便竖个耳朵,听同事聊天。

工作中的人扎堆在一起,话题自然天马行空。当发言群体中存在两个及以上的男人,那话题必是离不开:特娘噗、老登、马爹,各种经济大环境,在座的“大佬”们,可谓是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