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十年代少年班(379)+番外

作者:恭安 阅读记录

正好没人,他便占着宿舍中央那一台小小的长桌。

将信封从口袋掏出,摊在桌子上,小心翼翼撕开,取出里面的信纸,就着头顶橘黄的灯光,认认真真阅读,生怕错过一个字。

信里,林小堂大致讲了一下她在国外读书的情况,说那边宿舍环境很不错,是公寓形式,三间房住六个人,她和一个米国人住在同一间,里面还设有一台电话机供于大家的日常联系。

看到此处,苏曜文忍不住朝宿舍环视一圈。

哪怕是最高学府,这个年代的条件与国外差距甚大。

他宿舍里也是六人间,铁架子搭成的上下铺,挤在狭小的空间,底下摆上这张桌子,连走路的地方也没有,去开窗还得侧着身子。

就算这样,苏曜文心里也很满足。

外面婆娑树影掠过窗户,傍晚的凉风吹进来,而他坐在灯光下浏览远在国外的好友寄来的信,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他接着往下看。

下面出现一个他意想不到的名字。

林小堂让他有空的时候帮忙打听梁奇玮的境况。

如果他没记错,林小堂在去科大少年班之后已经和梁奇玮彻底断开联系,很多年没有来往,也不通音信,怎么突然又问起梁奇玮的消息来?

信里没有讲明原因,苏曜文独自揣测一番,猜不透林小堂的用意,只得作罢。

不过小堂做事总有她的道理,苏曜文也没纠结太久,翻起墙上的日历查看时间。

外面一阵脚步声临近。

一位舍友兴致冲冲跑回来,撞见他翻日历,过来揽住他肩膀。

“曜文你这么快就从图书馆回来了?我们刚在隔壁寝室商议好了,准备在两周后的国庆举办一个和别的学院的联谊会,你参不参加?”

苏曜文手指翻着日历,想也不想地拒绝:“恐怕不参加。”

舍友怔住。

开学这么久,苏曜文算是宿舍中脾气最好的一位,班里或者是院里有什么活动,他都积极主动地响应,怎么这次却要拒绝?

“你是有其他事情吗?”舍友探问。

“嗯。”苏曜文看着日历回话,“国庆节我大概会回家一趟。”

正好帮小堂打探一下梁奇玮的情况。

听到苏曜文准备回家,舍友满脑子充满疑惑。

昨天夜里他还问过苏曜文国庆时候回不回去,当时苏曜文回答不回去,他今儿才乐滋滋去隔壁宿舍提议国庆办联谊会的事情,怎么这会儿苏曜文又要回去?

“不是,这可咋办啊,你要是回去了,那些女同志不得少一大半?”

苏曜文轻笑,“你别打趣我。”

“这哪是打趣你啊,这是可是掏心掏肺的实话啊!”舍友急了。

班上就属苏曜文长得最周正,身形又好,光凭外貌就压倒一大批男同胞,可这人不单单只一项优点,他还是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分到这个班。

长得好且学习好的人通常都有些傲气,偏偏苏曜文没有,他性格也好,和谁都处得来,男同学和女同学都乐意和他结交。

这样一位受欢迎的人物,是办联谊会的坐镇人物。

苏曜文要是不参加,联谊会的热闹得减去一大半呢!

舍友抓耳挠腮地想劝劝,又怕苏曜文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回去,自己这么一问倒像是探人隐私。

纠结之时,舍友一撇眼,瞥见苏曜文手中捏着的信纸,心里一顿。

难不成,苏曜文临时改口要回去,是因为这封信?

“这是谁寄来的信啊?”舍友故意问得漫不经心。

闻言,苏曜文轻轻垂眸,不动声色将摊开的信纸合上。

舍友的问题有点难以回答。

他收起信,脑海在思考答案。

该怎么定义林小堂的身份呢?

朋友吗?

不太准确,也不够深刻。

如果当初林小堂在留级传闻甚嚣尘上的时候没有踏进班级,也就不会有他嘲讽开口,之后两人更不会成为同桌。

一切的改变,都要从两人成为小学同桌开始。

那时候太小,无法意识到稀松平常的一件事会对他的命运掀起多大的惊天骇浪。

现在回头想想,多么庆幸当初认识了林小堂。

优秀人物身上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她如一掌明灯立于孤海,是他每次置身茫茫大海丧失方向时候的指引,是他人生道路上永恒的光明。

如果没有林小堂的出现,他现在大概按着正常的流程,准备考高中,以他以往的成绩,多半是考不上的。

考不上高中的他大概会进纺织厂工作,若干年后,或许会混得一点职位,继承他爷爷的衣钵。

总之,那是一眼可以望到底的人生。

现在他踏出了另外一条道路,这完全归功于林小堂。

上一篇: 逆转明日梦 下一篇: 折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