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送进狱的女子呢?”李湛直接问道。
朱大摊摊手,“不见了!”
“人不是高家送进去的吗?怎么会突然不见!”傅昱高声道。
“你冲我喊什么,有本事回去问高家呀!”朱大知道傅家与校尉大人向来不和,对傅昱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好脸色。
“够了!”李湛按住傅昱的肩膀,“你尽快收拾东西回城!”
说罢,转头冲朱大问道:“朱大!此事府衙可有告知贺兰夫人?”
朱大愣了一会,“应该没有,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哪有那么快。”
李湛抿唇,“等会你先走!我还有事情要处理!会在晚上之前赶到府衙!”
“你要去作甚!”待朱大和傅昱反应过来时,李湛已消失在门口,不知往何处去了。
就在朱大二人二丈摸不着头脑时,李湛已翻身上马,往回来的方向跑去。
崔时音刚刚招待完李湛,听他将北疆的风土人情和青锋夫人的事迹细细说来,心中澎湃万分。
立即展信提笔,将李湛所说之事和自己心中感悟落于笔墨间,分享给远在异地的叔母与好友洛瑶。
两人收到来信定是欢喜异常,想到来信一来一回的行程要许久时间,崔时音恨不得飞到异地与两人把手言欢。
但终究现实不可逆,只能悻悻将手中干掉墨迹的信纸折起,差人尽快送出。
“夫人若是想要尽快将信送至,可将信封转交给顺风。”青鸢见崔时音为着此事怏怏不乐,笑道。
“顺风”崔时音乍一听,有些疑惑,她在洛城也有几年了,可从未听过‘顺风’。
青鸢是老洛城人了,常在外帮崔时音办事,对洛城大大小小的事情颇为了解。
“夫人不知,顺风是最近在洛城兴起的驿铺,可帮人携带物品,传信到远处。价格虽比官方驿站贵些,但速度快又安全。前儿个夫人您送出去的特产也是通过顺风寄出去的,估计已经出了洛城了。”
“这么快,要是官方驿站只怕还未出城吧”碧桃拿着信封,惊讶道。
“那便通过顺风寄过去。”
既然有更好更快的选择,崔时音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定下。
随即吩咐人按着前头寄出去的特产一样,将信封送至洛城顺风驿站。
“这顺风不知是何方势力开的”开驿站不是容易的事情,不仅要在各地建设驿点,要安排一帮子好手,也要有充足的好马。
光前两点就已经很难做到,更何况是好马了。
“夫人,管它是谁开的,只要方便就成了。”碧桃倒是觉得顺风甚是合人心意,一般百姓通过顺风也可尽快联系到远在异地的家人,至于说价格方面,刚刚她也向青鸢打听了,不过比官驿贵上一点,倒不至于抢官驿的生意。
崔时音想得则更深些,能动用如此大力量建成顺风的势力,只怕背后不止两三家,就是不知道官家有没有参与其中。
应该是没有的,若是官家参与了,那置数万驿兵于何地。
树欲静而风不止,崔时音总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夫人,门外景桓公子来访。”
丫鬟的传话打断了崔时音的思绪,客人登门,自然要好好招待。只是她一个寡妇,也需避着男女大防。
吩咐下人将客人引至上午与李湛相谈的会客厅,中间隔着一扇屏风。
说起单独与外男见面,崔时音向来谨慎不过,要么一直遮着面纱,要么便令人摆着屏风。
非是她格外讲究世俗的什么贞烈纯洁,而是本人生的绝艳妙姿,每与外人相见,便会招人眼球。
但她偏偏有段时间一直掌管着贺兰氏内宅,与人交际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常有人无论男女与她说着说着就会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如以前贺兰亭病重时,便有个贺兰氏远房的堂弟前来病床前探望,只不过进门见了崔时音一眼,就如失魂一般,后头不知做出多少对她胡搅蛮缠的事情来,最后闹得实在太难看,人就被打发走了,从此再也没有消息,听贺兰亭说,家里把他送到西海那边打理家族生意了。
此事发生后,崔时音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会额外注意与外人接触。
景桓公子虽与贺兰家有旧,是三弟的好友,但礼节还需遵守。
崔时音命人将田庄中上好的茶叶拿出来,开口冲端坐在一旁比倒茶的丫鬟还要俊秀的男子道:“景公子,不远千里为三弟将信送来,实属不易,时音心中万分感谢。素闻公子喜爱茶,也善饮茶。恰好我手头上有一些好茶,公子若是不嫌弃,不妨收下,也算是我的一番心意。”
景桓脸色柔和,抬头凝视着屏风后的女子,沉声回道:“夫人何须客气,我与樾弟乃至交,带封信无非举手之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