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燕于飞(86)+番外

作者:漫游的芭蕉 阅读记录

可如今,再没有这样一个慵懒悠闲的午后了,马车载着她向前驶去,窗外树影飞速后退,她正直奔向大魏的京都。

沈忆知道,一场好戏不过刚刚拉开序幕,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京城,已经酝酿好了一场狂风骤雨,一经他们抵达,便立刻掀起血雨腥风。

但这没有关系。

自她十二岁踏上魏国土地的那一刻起,她便已决定,放下一切,永不后退。

永不回头。

几乎是同一时间,瑾王府。

书房里,身穿黑色蟒袍的男人坐在上首,将一份朱批的奏折“啪”的一声撂在书桌上,淡淡道:“事到如今,想必各位都知道孤请三位来此的用意,各位都是孤的心腹,眼下这情境,还望三位大人不吝赐教。”

其中两人下意识看向为首的男人,此人名董兴彦,乃是内阁大学士,在三人之中年纪最大、资历最老,两鬓已隐见白发,约莫五十多岁的样子。

董兴彦开口,却是道:“不知赵大人和卫大人有何高见?”

两人不禁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惯会偷奸耍滑藏心眼。

卫云长是浙直总兵兼兵部右侍郎,人如其名,生得孔武威猛,此刻也不再弯来绕去,道:“殿下,事到如今,依臣看,最好的法子,是逼宫。”

“逼宫”二字一出,书房内顿时静得针落可闻。

“卫大人慎言,”瑾王冷冷道,“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本王看在你的面子上就当没听过,若再敢提起,本王第一个要你的命。”

卫云长虽是一届武夫,却也不是不懂委婉变通,当即拱手道:“殿下恕罪,臣当然不敢陷殿下于不仁不义不孝的骂名。臣说的逼宫,乃是指逼陛下退位。”

瑾王瞥他一眼,没再说话。

卫云长知道这是让他继续说的意思,接着道:“如今京中军队我已掌十之六七,加上附近各地援兵总数约五十万之巨,宫中又有王俨接应,殿下的胜算几有七成。至于那翊王,他远在梁地,定然赶不及救驾,不足为惧,等他收到消息,您早就登了基称帝了。”

瑾王沉默不语,面上看不出喜怒,半响,道:“董大人觉得此法是否可行?”

董兴彦慢腾腾地起身一礼,做足了礼数,这才开口道:“臣以为不妥。”

卫云长神色微变。

瑾王:“哦?此话怎讲?”

董兴彦道:“此法听起来结果甚佳,可风险太大,一着不慎则满盘皆输,且即便成功了,殿下也会一直背负弑父弑君的千古骂名,故臣以为不妥。”

卫云长本来还竖着耳朵准备听这老匹夫有何分析军队利弊的高见,接过听来听去,屁都没听见,只有一句“千古骂名”。

这他娘的跟放屁有什么区别?

可下一刻便听瑾王说:“董大人说得有理。”

反驳的话到嘴边的生生卡住了,卫云长一挑眉。

瑾王从椅背中坐直了身子,和颜悦色地看着他:“卫卿不愧是征战沙场的将军,但朝堂不比战场,凡事还需从大处着眼,只是……”

他长叹道:“如今若是能有个法子,既能保住孤既定的太子之位,又不损父皇圣体,那便是最好的法子了……赵大人,你觉得呢?”

他话头一转,意味深长地看向自始至终还未说话的赵梁。

赵梁去帝巳城奔波一趟,前日方才回京,今日便被瑾王喊来议事,饶是一身疲惫,也不得不打起万分精神应对。

同瑾王对视片刻,赵梁道:“臣以为,如今最好的法子,便是除去翊王殿下。”

卫云长即刻皱起眉。

这什么骚主意?

听起来是不错,可翊王岂是那么容易除掉的?更何况,若是万一失败,翊王必然会跟皇帝告状,朝中谁不知道皇帝最疼的就是翊王?届时皇帝震怒,瑾王不死都算烧了高香了。

他张嘴便要反驳。

谁知瑾王比他更先开口:“赵大人!孤不忍逼父皇退位,难道就忍心除去自己的亲手足?”

他语气颇有凌厉之意,赵梁却八风不动,不紧不慢地单膝跪下,垂头恳切道:“殿下恕罪,您固然念着四皇子是您弟弟,他去帝巳城调查火药时又何曾念过您是他的兄长?既然他不仁在先,殿下若是还顾念手足情谊,只怕来日便是一具白骨,被他踩着登基。”

瑾王沉默片刻,忍不住开始唏嘘往日兄弟和睦的岁月,说到动情之处,不由垂下泪来。

赵梁眼中毫无波澜,嘴上继续苦口婆心地再劝。

如此三番两次,瑾王终于拭去眼泪,道:“那此事就这么定了,交给赵大人了,还望大人莫让孤失望。”

赵梁顿了片刻,应了声:“臣,领命。”

卫云长看看上首春风满面、与方才深情伤感判若两人的瑾王,再看看老神在在,自从赵梁说话就再没开过口的董兴彦,忽然回过味来。

上一篇: 衔月照春山 下一篇: 怎奈她姝色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