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燕于飞(190)+番外

作者:漫游的芭蕉 阅读记录

浓黑硝烟飘散在空中。

她没能称王称帝,却成为了孤家寡人。

梦醒。

沈忆披衣而起,眉目平静。

她执起酒壶倒酒,杯口微倾,洒在地上,以此一杯酒,遥祭她远去的故国旧梦。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还甜吗(自信发问)

第77章 杀机

沈忆开始着手筹备选拔女子为官一事。

当时她让左修明上奏提议, 当然不只是为了引起舆论从而向季祐风施压。

她是真的想把这件事做好。

沈忆在京城生活五六年,深谙女子在大魏受限之深。别的不说,就说出门行走, 她在沈府时,出一趟门,必得前呼后拥带着十几名仆从丫鬟, 车架人马浩浩荡荡, 是防着旁人接触她, 亦是防着她接触旁人。而她被拥在中间, 必得带着帷帽从头罩到脚,严丝合缝,一根头发丝也不露出来。

外人瞧着只道是大户千金出行, 尊贵显赫, 恐外人视线玷污了贵人身子,可这金镶玉的行头仪仗于里头的人而言,又何尝不是重重枷锁囚笼。

只是沈忆曾听闻一些京城高门贵女言论,言辞之间分明是以此为荣, 大有被男人看去一眼就要寻死觅活的架势。

魏人重清白守贞。

只是沈忆不明白,当一个女子的清白已经重过其生命, 所谓清白还有何意义?

平日里谈起, 大多官家小姐和宗室女子也大多考虑怎样嫁个好婆家, 打理家宅, 很少有人考虑二门外面的世界, 反是沈忆偶然接触到的一些在京城做生意的平民女子, 做事干练, 走南闯北, 很有自己的主意和头脑。

先帝厌恶女子掌权, 越接近权力中心的家族,女子受禁锢越深,越不可能出头,宗室和士级已经从根上烂透了,故而,沈忆的机会并非是提供给这些人的。

她要帮那些真正想走出来的女子闯出一番天地。

至于旁的人,书里讲:“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沈忆打算由开办私塾入手,慢慢教化。

这将是一条无比漫长的路。

但沈忆并不嫌长。

她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她可以慢慢地,从容地,一桩一件,把想做的事情做完。

御书房的西暖阁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前朝反对的声音逐渐微弱。当一件事情已然初具规模,步入正轨,之前再令人难接受也变得稀松平常。

以此为始,这个冬天,沈忆拥有了一批最早跟在她身边的能臣直臣。

他们在未来数年里都跟随她左右,陪着她走过风雨如晦,走过明枪暗箭,亦经历过争吵对立,其中有些人一生宦海沉浮,几经起复罢免,可他们不曾离开她身边。

他们始终坚信,她是能让这个庞大王朝再次焕发生机的那个人。

沈忆亦坚信这一点。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一天都充实得叫她觉得太过短暂。

只是偶尔有那么几次,她走出西暖阁回朝阳宫去,目光会不经意间落在御书房正殿门前长廊下那道熟悉的身影上。

日光浅淡,松枝上一层薄雪,男人负手立在微冷的北风里,身姿清疏如霜月。

唯有那短暂一刻,正在从她指尖飞逝的时间忽然变得很慢很慢。

沈忆没有再刻意探听过沈聿的消息,可有关他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来。

她知道季祐风没有再为难他,将调他回了神策军中,那是他最熟悉的一方天地,听说他极受将士们爱戴。没了兵马使在一旁指手画脚虎视眈眈,他终于可以放开手治兵演习,公正严明,神策营上下风气陡然一清。

他的人生本该如此光明浩荡,灿烂精彩。

而她是个过客。

*

这日从西暖阁出来,阿宋压低声音问她:“姑娘,咱们的人传来消息,说今日梁地忽然来信,直接呈去了陛下案上,陛下阅后秘密出宫,径直去了天牢。梁地久不传信,此番恐有变故,姑娘要不要试着打探打探?”

沈忆一直暗中关注着梁地,并未听说起了什么变故。

又想起最近季祐风流水一样的奇珍异宝送进朝阳宫,大有誓不罢休之意,沈忆一时间心情复杂。

她不太想见季祐风,最近有意无意都在避着他。

但阿宋考虑得也对,沈忆便道:“我寻个机会试着问问罢。”

回宫后,简单梳洗过,她便歇下了。

白日里案牍劳形,费心耗神,她一到夜里便格外困,睡得也深。

入夜忽然狂风大作,沉重雨点如石子密密打在殿顶上,暴雨滂沱,电闪雷鸣。

沈忆一身冷汗,骤然惊醒。

漆黑无光的夜,床前一道诡谲暗影。

沈忆一时不知是自己眼花还是没睡醒,浑身僵硬,一动也不敢动。

窗外闪电晃过,屋内一瞬间亮白如昼,照亮男人湿漉漉的惨白面庞。

上一篇: 衔月照春山 下一篇: 怎奈她姝色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