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燕于飞(189)+番外

作者:漫游的芭蕉 阅读记录

沈忆撑伞,一路淌着水,走到和光堂门前时,伞早已被吹坏,她浑身湿透,沉甸甸地挂着一身水推门进去。

庭院寂寂,屋子里也没有点灯。

一片漆黑。

雷声大作,粗大的闪电劈下,有一瞬照亮少女惨白的脸。

她缓慢地迈上台阶,沉默抬手推门。

门不动,从里面关上了。

她用力砸门。

无人回应。

她眼泪瞬间流下来,提起一脚飞踹上门,陈旧的木门发出牙酸的咯吱声响。

可不论她怎样用力捶打脚踢,威胁哀求,门自始至终没有开。

又一道闪电划过。

映亮屋内床榻上,少年雪白的衣角。

狂风裹挟着冰凉的雨水刮到檐下,沈忆面无血色,缓缓软倒在门前,她身上一阵冷过一阵,唇瓣冻得青紫,浑身不受控制地打颤。

为什么……

她仰头望着这扇冷酷无情的门,眼泪已经干涸。

她没有力气了。

从仅有的一丝期望,到失望,再到绝望。

她扶着门框,尝试着爬起来,跪得太久,腿已经僵硬麻木,失去知觉,她一点一点试着,终于站起来。

最后回头望一眼漆黑的窗。

一眼回眸,无尽荒凉。

瓢泼大雨在她身后落下。

她阖目,转身,头也不回,踉跄离去。

沈忆撑着仅剩的力气走出和光堂,她不愿倒在他眼前。

她连方向都辨不清了,浑浑噩噩不知在雨中走了多久,手中唯一的伞不知去向,她浑身已经冷得麻木。

沈忆最后昏倒在一处不知名的宫殿。

再次醒来,已是三日后。

阿宋对她说,最后是天色将明的时候,巡防的侍卫在一处废弃的宫殿门前发现了她,彼时她高热不退,浑身滚烫惊人,再加上急火攻心,若是再迟一会儿,只怕会病死在殿阶前。

沈忆轻声问:“他走了吗?”

阿宋说:“……走了。”

良久,少女唇边落下薄笑:“也好。”

她再没有向任何人探听他的消息。

沈忆按时吃药休息,用膳一顿不落,很快就把身体养好了。

她去拜见梁帝。

她想学更多的东西,她不怕累。

沈忆对梁帝说:“日后,我要把大魏变成大梁的国土。”

他不是看重他的皇位吗?

那她就亡了他的国,做他的王。

她要让他跪在她面前俯首称臣。

她要让他这辈子无处可去,只能待在她身边。

只是从那个秋日昏黄的下午开始,老天似乎开始同她开一场荒唐巨大的玩笑。

一切好像突然被抽去了正中横梁的鲁班锁,摇摇欲坠,荒诞不经却又真实无比走向无可挽回的崩塌。

后来的一切就像一场梦。

不过两月,边关急报。大魏名将沈庭植陈兵五十万于魏梁边境,势不可挡,已连下大梁三城。

大梁危在旦夕。

梁帝连发十八道帝令去往魏都,试图和谈,但全部石沉大海。

大魏的意图已然清晰——

他们要灭梁。

梁帝无法,只得以举国之力对抗,无数将领被派往战场,但皆是胜少败多。大魏如有神助,他们凛冽锋利的刀锋和铁骑无情冲撞着大梁这座将颓的广厦,每一次收割,都是数座城池和成千上万条人命。

战败的消息雪花一般自前线飞来,无数人死去,又有无数人被派去。

每日崇德殿里都充满了焦躁,不安,争吵,指责。

沈忆发觉每每她进门,殿内总会诡异地安静一瞬,接下来,大家仿佛心照不宣,重新开启一个新的话题。

角落里,有人望向她的目光隐隐藏着憎恨。

她不知道为什么。

只有梁帝温和的眼神能稍微令她安定。

可最坏的结果还是发生了。

那一天,大魏的铁骑来到了上京城门前。

沈庭植的军队从魏梁淮水之畔一路攻来,走到现在,人数已经增长到恐怖的七十万。

几月来,沈庭植一边率军蚕食大梁的国土,一边从四面八方切断上京与各个城池的联系。

等到他兵临城下的那一天,上京已是一座岌岌可危的孤岛,他们围困其中,无路可逃。

除了不会武功的宋玟清,沈忆所有的兄长皆被派上城楼,殊死一搏。

他们全部战死。

城破的那一刻,杀红眼的饥渴魏国士兵蝗虫一般拥入上京,挤进宫门。

宫女太监四散逃命,可还走不出几步,便被捅死或被流矢射死。

沈忆和阿宋被送进密道,梁帝坚持不让她走之前熟悉的出宫密道,而是告诉了她一条从未听说过的路。

他对她说,他和母后准备好替死的尸体就立刻来找她。

但沈忆坐在密道出口等了三天三夜,没有等到人,只等到远处浓黑的夜幕下,鲜艳如血的泼天火光。

上一篇: 衔月照春山 下一篇: 怎奈她姝色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