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燕于飞(177)+番外

作者:漫游的芭蕉 阅读记录

沈聿道:“我去请陛下赐婚于我和赵家女。”

沈非瞠目,许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公子万万不可啊!”

沈聿道:“只有我心甘情愿地娶了妻,他才不会再为难她。走吧。”

沈非面色惨然地看着他,良久,长叹一声,认命般去吩咐了轿夫改道。

第73章 请求

轿子一路畅通无阻, 皇宫已经近在咫尺。

轿夫落了轿,沈聿下轿,朝宫门走去, 沈非沉默地跟在后面。

暮色苍茫,北风呼啸,卷起枯叶和沙尘, 暗黄色天幕下, 数丈高的朱红色宫门缓缓开启, 里面没有一丝光亮透出, 男人顿了片刻,缓缓迈开步子。

正在这时,后方忽然遥遥传来男子的呼喊。

“这位公子——!”

两人回头看去, 只见一人骑马飞驰而来, 脸色被颠得发白,额头上满是冷汗——竟是梁颂府上看门的小厮!

小厮到了两人跟前,勒马急停,小心翼翼地从马背上出溜下来, 饶是如此,落地时还是跌了个踉跄。

他显然是着急赶来, 如今追到人, 面上终于如释重负, 抹着汗道:“沈公子, 可算找到您了, 我家大人让我务必交予您这个。”

说着, 小厮自袖中掏出一张字条。

沈聿接过打开, 只见上面写着简短几行字:章凊文现居于通州平宁胡同, 朝中有我, 汝安心前去。

沈非咦道:“这竟是章老大人的住址。”

这位章老大人本是翰林学士,但他性情孤傲高洁,先帝在世时,他屡次当众顶撞先帝,先帝送他八字评语“士之楷模,国之桢干”,然后将他罢黜,永不录用,章凊文却由此被天下书生广为称颂,再加上他桃李遍布天下,所以在文人中极具声望。

只是他最厌恶争名夺利和朝堂纷争,想劝动他为皇后出面说话绝非易事。

沈聿大概扫了一眼,合上字条,道:“走吧,回府收拾一下,即刻出发。”又朝小厮颔首:“替我谢过你家大人。”

他不是没想过去寻章凊文帮忙,只是此人不喜赫赫声名,为人低调,没几个人知道他具体住在何处,他几番托人问询,皆没什么结果。

听沈聿终于不再打求皇帝赐婚这个馊得不能再馊的主意,沈非顿觉一松,立刻紧紧跟在他身后上了轿,生怕沈聿反悔。

瞧一眼外面的天色,沈非劝道:“如今已经立冬了,这几日天气阴得厉害,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下雪,公子不如等明儿个天好了再去。”

沈聿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沈非:……

他就知道。

沈非不情不愿地闭上了嘴。

*

这两日果然下起雪来。

细腻如盐的白雪落在屋顶,地面,河道,一夜之间铺满整个京城,放眼望去,满目皑皑,空气湿冷,充斥着干净清新的味道。

正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寒冷冬日,一篇名为《女子赋》的文章横空出世。

此赋一经面世,立刻为天下文人学子争相览阅,原因有三:其一,此赋是章老先生时隔多年后的拾笔之作;其二,此赋通篇所讲皆为当今之女子,正与如今朝中热议的女子为官、皇后辅政遥相呼应;其三,此赋由古至今,以史见今,旁征博引,字字朴质,实是极其罕见的绝妙之文。

此赋一出,瞬间为这个寒冷寂静的冬日添了一把炽火。京城三教九流,四九城内外,上到士下到商,皆议论得如火如荼——自然,有章凊文的《女子赋》在前,认为女子为官利大于弊的还是明显占据了上风,尤其是那些一心充满报国之志,视钱权如粪土的的文人直臣,几乎将此赋奉为圭臬。

不过短短几日,民间关于选拔有才能的女子入朝为官的呼声已经愈涨愈高。

是日早朝,有人便提起了此事,言语之间暗示皇帝是否考虑解除皇后禁足,同意皇后辅政,紧接着礼部侍郎郭肃出列,呈禀皇后操办先帝丧典的一应有力举措手腕,言辞条理分明,有理有据,任谁听了都要觉得皇后不来听政简直是魏朝天大的损失,实在叫人无力反驳。

天下文人舆论在前,真凭实据在后,又有民心加持,这一套连招下来,此前一直与皇后党派相争不下的人全都哑了火,有气无力地望向皇帝。

吵不过啊,根本吵不过!!

帝垂眸不语。

这日早朝最终以皇帝轻飘飘一句“此事日后再议”作为结束。

入冬之后,天黑得格外早。白日里就很寂静的朝阳宫入夜后更加寂静,只有宫门前几盏石灯幽幽映亮黢黑的青石板路。

白日里伺候的宫女都早早下值回下房去了,皇后被禁足着,皇帝也很久没来过,整个朝阳宫都歇得都很早。

寝殿里,沈忆穿着素色中衣靠在床头,满头青丝未束,倾泻及腰,手中拿着几页纸凝神看着。

上一篇: 衔月照春山 下一篇: 怎奈她姝色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