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燕于飞(172)+番外

作者:漫游的芭蕉 阅读记录

一时心中不由咋舌:向来听说这位皇后不过是乡野僻里出的孤女,却不想,竟有此等矜贵气度!

待众人行了拜礼,鸿胪寺官引着沈忆往乾圣宫去,文武百官已齐聚在乾圣宫丹陛之下,准备好了觐见朝贺。

碧蓝天幕高远辽阔,几只雀儿在高空中展翅划过,高大厚重的朱门缓缓开启,数百名朝臣和禁军分列两侧,沈忆从中间走过,衮服长长的赭红色拖尾随着她的脚步缓缓在地上拖行,金线的凤凰刺绣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万籁俱寂。

人群之中,一双深黑的眸子无声注视着女人的身影。

他看着她无边尊贵,拾级而上,一步一步走到季祐风身边。

季祐风朝她伸出手。

她把手放在他的掌心。

十指相扣,相视一笑。

礼官高声赞唱:“跪——”

耳边响起山呼海啸的万岁千岁,回音旷荡悠远。

男人垂眸,撩起袍子,俯下身。

他朝他挚爱的女人跪拜。

他愿她百年顺意,千岁无忧。

他愿她夏禧冬安,福寿康宁。

他愿她一生圆满,光明灿烂。

为此,他愿付出他的一切,包括生命。

而她不必知道。

高高丹陛之上,年轻的皇后迎风而立,初得封诏,面上却十分平静。她敛睫垂眸,视线在万人之中轻而易举地落在其中一道身影上。

男人挺拔,峻直,似乎有些清减。

静静看了片刻,年轻的皇后眼角无声落下泪来。

*

登基大典之后,季祐风身子已然差不多痊愈,沈忆把所有朝政如数交还,接手后宫一应事务,安静地在朝阳宫里做起她光鲜亮丽的皇后。

她后来又见过沈聿一次。

那天季祐风邀她去御书房共用晚膳,沈忆到的时候李交泰说陛下正在议事,让她等一会。

沈忆站在殿门外等了片刻,门开,穿着绯色官袍的男人迈出门来,与她对上视线的一瞬间,身形微微一顿。

天光渐暗,暮色四合,光秃秃的枝头挂着一瓣透明的月牙,在乳白色的云层里若隐若现,男人修长的身影立在黯蓝色天光里,看不清楚面容,只能感觉到两道视线静静落在了她的身上。

辽远的深秋响起一声更鼓,小宫女手脚麻利地点起廊灯,视野里亮起星星点点的光晕。

灯火一瞬间映亮男人深沉的眉眼,他缓步从廊下走出,面容再次隐在无边暮色里。

沈忆看见他朝自己行礼,声线低沉,语气遥远疏离:“微臣见过皇后娘娘。”

沈忆轻声说:“还未恭喜大人高升,在此贺过。”

她虽不在前朝,可该知道的一样不少。

前几日大理寺落实了王俨及其同党私吞军饷等数十条大罪,已判斩立决。季祐风在早朝上大赞沈聿高风亮节,不与王俨等人同流合污,敢于揭发,当即下旨将沈聿升为正三品都指挥佥事。

都指挥使司统管整个京城军防,都指挥佥事手握实权,是极重要的差事,堪称是位高权重。

只是这样一来,沈聿无疑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明里暗里不知有多少人在眼热嫉恨他。

沈忆并不担心,她知道沈聿能处理得很好。

李交泰走过来,躬身道:“娘娘,陛下请您进去。”

沈忆收回视线,从沈聿身边走过,迈进殿门。

男人垂着眼,视线压得极低,自始至终不曾看她。

进了殿门,季祐风瞧见她进来,从书案后起身,自然地牵起她的手往东暖阁走。

沈忆道:“看陛下满脸疲倦之色,可是朝中又出了什么事情?”

季祐风抬手掐了掐眉心:“政事缠身,当真是一天都不得清闲,更何况朕才刚登基不久,根基不稳,自然要处处小心。”

“说到这个,”季祐风侧头看她一眼,“朕有件事要同你商量。”

沈忆微讶:“什么事?”

说话间两人已穿过花梨木雕牡丹花飞罩,进了东暖阁,宫女们已经将膳食摆放好,金花青地漆八仙炕桌上摆得满满当当,正中央一道清炖肥鸭,边上是腰丁腐皮,糖醋樱桃肉,红烧肚当,晚香玉羹等共十道御膳,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两人相对落座,季祐风举箸给沈忆夹了块鸭肉,似是随意道:“朕想跟你商量,朕准备给沈聿和赵家嫡女赐婚。”

沈忆手一顿,抬起眼:“陛下说的赵家,是赵梁?”

“是。”

沈忆低头慢慢咀嚼着鸭肉,没说话。

她知道这位赵家姑娘,是赵蕴之的同母同父的胞妹,沈聿只怕和这赵家女连面都没见过。

季祐风看她一眼,面色还很和煦。

半响,沈忆道:“陛下欲赐婚于他们二人,可是有什么考虑吗?”

上一篇: 衔月照春山 下一篇: 怎奈她姝色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