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忆看着青桐斋,后退两步, 逃一般地离开了这里。
阿宋拔腿追上去, 本想张口问到底, 可一看沈忆的神色, 她又紧紧地闭上了嘴巴。
另一厢, 青桐斋中。
卫云长把油纸伞递给廊下侍奉的丫鬟, 拍去肩膀上的雨珠, 迈步进了卧房。
一进门, 就瞧见沈聿在床上躺着, 什么都没有做,只是静静地看着帐顶,眼底空荡荡的,像一只把水都漏光的碎掉的茶盏。
他面前摆着矮桌,上面摆着数样菜式,大多都没有吃完,唯一吃得差不多的是一碗粥。
看见他来,沈聿也没下床,只是淡淡地招呼了一句:“卫大人。”
卫云长在床前坐下,隐隐皱了皱眉:“你尚在病中,底下人也太不小心了,怎么在粥里加芫荽?”
沈聿低头看一眼盛粥的瓷碗,碗壁上沾了几片芫荽叶子,这么细细一看还真不少,可他方才竟半点没尝出来。他平静地忍受着胃里的翻江倒海,道:“翊王妃方才送来的,不怪她,她不知道。”
“你那养妹来过啊……”卫云长意味深长,“我道你是怎么了,原来是她来了。”
沈聿薄薄的目光掠过他。
卫云长道:“嗐,别这么看我,我别的不太行,谈情说爱可是过来人。那天你来我家里,我就看出来了。”
沈聿垂目敛睫,过了一会,他低哑着嗓子说:“我与她不曾有任何越矩之举,是我单方面倾慕于她,她从未做对不起翊王的事,你莫要误会。”
卫云长挑了挑眉:“这种话,我一般都理解成,你俩之前各自都努力过,但是没成功,现在彻底掰了。”
沈聿不由笑了笑:“可能是吧。”这笑意淡而短促,不过一息便从他面上消逝了。
卫云长端详着他的脸色,半是唏嘘地道:“看起来很有希望,怎么就掰了?”
沈聿望着窗外渐急的大雨,青桐树的叶子被雨打得左摇右晃,落了满地。他声音如呓语一般,断断续续说:“我如今才明白,其实早在当年……那时候,我与她就不可能了。这一年以来,终究是我痴心妄想。”
卫云长下意识想说,谁还没个痴心妄想的时候了?可话到嘴边,他看着男人灰寂的眸色,终是咽了下去。
他扬扬下巴,指着那粥碗:“她竟不知道你不吃芫荽?”
“以前知道,”沈聿说,“后来不知道了。”
这话说得大有意味,却又意味不明,可沈聿显然没有要继续说的意思,卫云长看他一眼,最终什么也没问,只摇了摇头。
窗外,瘦高的黑衣青年撑着伞一路踩着雨洼过来,不多时便到了屋门口。
沈非在门外收了伞,进门垂手而立,只禀了一件事:“公子,卫大人,隆安殿刚刚传出来的消息,瑾王殿下被废为庶人,即刻驱逐出京,非诏终生不得回京,府上奴仆家私皆充作国库,王妃侧妃可自行决定是否跟着瑾王。”
卫云长啧一声:“咱们这陛下,处理这件事倒是雷厉风行。”
沈聿没什么表情:“再不处理,仅剩的三个儿子只怕就剩俩了。”
放眼魏楚两国,再加上曾经的大梁,就没有一个皇子逼宫之后还能活着走出京城的。皇帝这一回的决定,明眼人都看得出他的考虑。
卫云长眉梢微动,看了沈非一眼。
沈非极有眼色地立刻转身出去了,临走时还不忘把门带上。
卫云长沉默片刻,道:“我早该想到,御前的话怎么会随随便便就传出来,定是有人故意为之。瑾王听到的那句话根本不是陛下说的,而是季祐风。”
他长叹:“若我当时能劝住他,他便不会逼宫,更不会走到这一步。”
沈聿却道:“若你当时劝住他,来日他必死无疑。”
卫云长不由笑笑:“也是,经此一役,我才发现这位翊王殿下实在不是个简单人物,就瑾王那个性子,怎么看都斗不过他,早早离开京城这是非之地也好,起码能保住一条命。”
沈聿忽然问:“那你呢?”
卫云长装傻:“我?我什么?”
沈聿毫不客气:“你背叛瑾王,虽然立了功,可心里这滋味儿也不好受吧。”
卫云长伸手点点他,没好气道:“心里知道就行了,非要说出来?我卫云长向来敢作敢当,逼宫这事的确是我不地道,可瑾王不仁在先,就别怪我不义,他若来找我,我也敢跟他正面对上。”
他翘腿坐着,语气吊儿郎当,一副混不吝的模样:“他要实在气不过,我任他打一顿不还手,包他解气。可这事儿,我绝不后悔。”
沈聿望着窗外,笑了笑:“大人和夫人的感情真好。”
这世上最叫人向往,哪怕鲜血淋漓遍体鳞伤也不肯放弃、试图得到的,就是永远坚定地、唯一地选择,和被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