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维港寄长安(37)

作者:拉条子 阅读记录

杨晟记得自己当时浑身发抖,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郭明德躺在隔壁病床上,额头上缠着纱布,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

他们说,母亲知道他们几个喝了酒还跑去潜水,带着人去浅水湾找他们。等二人被救上来时,却发现母亲溺水身亡了。

可杨晟清楚地记得,那天他们明明是在浅水湾别墅里举办派对,喝得酩酊大醉。醒来时却躺在医院,身上还穿着潜水服。

电话那头传来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叶观澜的呼吸声轻得几乎听不见。杨晟觉得这个气氛不太对,直接挂断了电话。

他盯着手机显示屏,直到它自动熄灭。

窗外霓虹灯牌的光影在地毯上,像极了兰桂坊的灯光。

杨晟突然觉得呼吸困难,彷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斥着消毒水味的病房,耳边回荡着杨谦的怒吼:“该死的是你啊!”

他猛地站起身,踉跄着走向迷你吧台。威士忌瓶身上的水珠在掌心化开,冰凉刺骨。

杨晟仰头灌了一口,酒精灼烧着喉咙,却压不住心底翻涌的寒意。

那些被刻意遗忘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母亲温柔的笑容,她总爱穿的那件淡紫色旗袍,还有她最后一次给自己打电话时的声音。

“阿晟,早点回家,妈咪给你买了菠萝包。”

他记得母亲总说,这貔貅能保佑家人平安,可现在,它却成了拍卖会上的展品。

他盯着手机显示屏上“叶观澜”三个字,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冷漠的男人,或许比他想像中知道得更多。

……

叶观澜和李砚的故事,始于青涩的学生时代。

那时的叶观澜还未褪去少年气,李砚也尚未戴上那副温润如玉的面具。他们在图书馆的角落里交换笔记,在操场的梧桐树下分享同一副耳机,在深夜的实验室里并肩做实验。

可这段感情终究没能逃过家族的眼睛。当李砚的父亲发现儿子书桌抽屉里那叠情书时,一切都变了。

叶观澜曾试图挽留,但李砚已经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家族,选择了前途,选择了那条看似光明的康庄大道。

“对不起。”这是李砚留给叶观澜的最后一句话。

叶观澜站在机场的落地窗前,看着李砚的背影消失在安检口。那天他穿着李砚送他的那件驼色大衣,口袋里还装着两人在苏黎世买的怀表。

后来,叶观澜选择了出国留学。一走就是六年,直到今年初才被家里人叫回来。

这些事情,杨晟是后来才知道的。

那天在陈昊的会所里,几个人喝得微醺。王晅突然提起叶观澜和李砚的往事,语气里带着几分唏嘘。

“观澜那会儿可真是……”王晅晃着酒杯,冰块碰撞杯壁发出清脆的声响,“李砚走的那天,他在机场站了一整晚。”

杨晟当时只是默默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酒杯边缘。原来那个永远冷静自持的叶观澜,也曾为一个人失魂落魄,甚至远赴他乡流年不归。

窗外的霓虹灯牌在杨晟瞳孔里投下斑斓的光影,他在嘴里反覆嚼着“叶观澜”三个字,突然觉得胸口发闷。

那些往事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他内心深处不愿承认的渴望——他也想成为那个能让叶观澜失态的人。

……

叶观澜从斐济回来后,主动约了杨晟单独吃饭,连王晅也没叫。

但最近杨晟忙着没时间,便拒绝了叶观澜的邀约。

“最近有个真人秀节目,我准备签几个香港艺人送进去参加混个熟脸。”

窗外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泼在满桌企划案上,将《演艺破茧之路》的LOGO染成了金色。

杨晟的钢笔尖在预算表上戳出个墨点,他翻过企划案扉页,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像群啃食资金的蚂蚁。

“王晅上个月签了七个中戏毕业生要往节目里塞。”

影视圈的事情叶观澜是不参与的,王晅和澜晟集团是有合作项目,这个他清楚。

“那等你忙完。”

“刚回来就约我。”杨晟突然压低声音,钢笔在艺人名单上勾出个暧昧的圈,“想我啦?”

这句话本该是带着刺的——自从李砚在赛道发疯,京圈那些原本围着他转的小明星,现在看他的眼神都像在看什么洪水猛兽。上周在长安俱乐部,一个刚出道的小歌手甚至在他走近时,手抖得洒了半杯香槟。

叶观澜的应答轻得像片羽毛:“你也可以这么理解。”

杨晟手一抖,钢笔尖划破纸张。他连忙挂断电话,喉结滚动时扯痛尚未痊愈的擦伤。

真皮座椅随着动作发出呻吟,身后整面落地窗倒映着他泛红的耳尖——这和他设想的商战剧本完全偏离了轨道。

上一篇: 咸鱼王女再就业 下一篇: 超能力篮球R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