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王女再就业(313)

作者:君以倾 阅读记录

赵虞不仅需要她们做帮手,更是希望这些女子也能为赵国其他州城的女子开辟这么一条道。

路上的阻碍不会少,但赵虞想着自己以女子之身已经坐上了王位,已经起了一个头,再加上自己的现在的身份。

或许路会难走,但必然能走出一条路来。

除此之外,赵虞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以这些以女子之神站立于朝堂之上,表明自己的态度。

她选良才从不拘泥于性别家世,只要有能力就能在站在朝堂之上。

还有就是迷惑宁国景国的两位王子。

在景国宁国,女子的地位都不高,甚至于在宁国,对女子的枷锁非常多,景国好一些但也不遑多让,作为这两国尊贵的王子这种观念应该更甚。

想来,他们两位王子都看不起自己吧。

赵虞嘴角微勾,很多都不希望他人看不起自己,但是赵虞却从没有这般想法。

看不起就代表这轻视,这种轻视很多时候能让自己做更多的事情。

接下来几日,赵虞寻了个借口暂时不接见两位王子,孙辅显每日都进宫来跟赵虞汇报他的进度。

现在宁国景国两位王子对王城充满了好奇,各种各样的好奇,虽然没有直说,但神色之间明显是意动,想来应该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开口了。

对于两位王子的动向,赵虞其实并不太担心,这般人的心思她不说了解个百分之百,也有个七八十,再加上还有孙辅显在身旁。

别看孙辅显在面对自己时好像憨憨傻傻的,但赵虞知道孙辅显并不是个笨人,甚至非常精明。

毕竟当初她到西华州,作为西华州的一州之主时他都敢算计自己,自己也中招了。

所以只要孙辅显想,绝大多数人都逃不出他的手心。

孙辅显带着两位王子逛王城,还尽是带着人去一些需要保密的地方。

丞相本来没在关注孙辅显和两位王子的事情,但是孙辅显他们的动静太大了,很快就有消息传到了丞相的耳边。

在丞相的心中,孙辅显虽然面对王上时有憨傻,但实际上却是个精明的人。

普通有脑子的人都能想明白的事情,孙辅显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想必是有别的用意,很可能这用意还是来自王上。

这么一想,丞相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很快再次陷入到了赚钱的快乐中。

丞相现在倒是能理解那些商人为何会如此沉迷于银钱的快乐,事实上,赚银钱给人的满足感丝毫不弱于写下一篇好文章。

后者只能沾沾自喜,或者赢得他人的赞赏,可是前者能救助一整个州或者更多州的百姓。

那一文文钱都是他们赵国的底气。

丞相能看明白想透其中的关窍,却不代表其他官员也能看清其中的关窍。

想要在朝堂上给王上上书,只是他们还没有忘记之前王上是如何力排众议把孙副相给调回来的,足以说明王上对他的宠信,他们上书很可能无用,平白惹得王上不喜。

这如何能行?

朝堂上的官员内心那叫一个焦灼,偏偏每一个人敢动。

朝堂上的暗涌赵虞看的那叫一个明明白白,不过既然没人站出来,那赵虞也就不解释,知道的人太多了总会有泄露出去的风险,而且到时候还得让这些官员配合呢。

演的哪有真情实感的看起来真实,也更容易让人相信一些。

每日早朝的气氛都有些怪异。

赵虞当作看不见,心里又开始琢磨起别的事情了。

虽说现在赵国各州掀起了一股开垦农田的风,但是这不是一两日才能实现了。

人力过盛的问题还是存在的。

每年都有徭役,一般都是修路或者修补城墙之类的。

之前囿于材料有限,所以每次都是做相似的事情,效率不高,成果存储时间也不够,导致一年又一年的劳力浪费。

赵虞不希望这样。

现在有了水泥,不仅节省了劳力,这道路和城墙也不需要一次次去修补,这劳役也就可以省下来了。

只是要用来做什么呢?

总不能白白浪费吧。

倒不如把这些人手抽出来做一些别的,需要大量时间的长期活他们是做不了的,但是建一些别的还是可以的。

比如说房子,比如说凉亭。

这还是赵虞从宁国景国两支队伍中得到的灵感,之前孙辅显来与她汇报进度的时候就提到过好几句,说是这行人说了好几回他们一路艰辛以及赵国贫瘠。

当然不排除是两个王子贬低赵国提升各自国家地位,但这也间接说明了一个问题,她们赵国确实还有很多不住。

赵虞也花时间看来丞相这段日子来的成果,虽然数量已经很可观了,但面对这一整个赵国来说还是杯水车薪,不如就由各州自己动手填充府库吧。

上一篇: 演技至上[娱乐圈] 下一篇: 维港寄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