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暄忙应声,快步走上前去。
赵虞随即说起了她要交给孟暄等人做的事。
传召孟暄的时候,赵虞就让其他侍从给退下了,宫殿中只剩下赵虞和孟暄两人。
等孟暄红光满面从赵虞宫殿中出来后,没等到第二天,赵虞和孟暄的谣言就传了出去。
无非就是孟暄被王上看上了,把人传召进宫,在王上的宫殿中待了好几个时辰。
朝堂上有其他想法的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心中那叫一个着急。
之前光想着在朝堂上找存在,表明自己不可取代的地位,差点忘记了还有枕边风这个最好用的计策。
还有那所谓的孟家公子。
不过是一介商人之子,也想要霸占王上的宠爱,也不怕自己给撑死。
还是得想想办法,必然得把自家孩子给送进宫去。
孟暄从宫内出来,根本顾不上先回去,而是先去找他的小伙伴们,公主这次可是给他们指派了任务。
不只是一县百姓,而是赵国内好多州的百姓都在等着他们拯救,那是一时间都不能耽误。
早在孟暄被传召进宫时,一众少年就在等着孟暄回来。
故此,孟暄完全不需要一个个去找,所有人都已经在等他了。
孟暄没有含糊,立即跟他们讨论了起来。
这边孟暄等人为即将给王上做事而开心着,那边孟暄的父亲孟海则是开心又发愁着。
今日王上派人来找自家儿子,派来的还不是宫中的侍从而是有品阶的官员,那种荣幸感简直无法言说。
等人走了,他就迫不及待跟家中人分享去了。
哪想到惊喜远不止此,接下来又传出王上看中孟暄的消息,他们孟氏名下的铺子更是受到了好几拨的巡查,想要是有人看不惯他家儿子被王上如此看中。
说实话,孟海心中是得意骄傲的,哪怕损失了一些银钱都是得意的。
只是很快理智就回到了他的脑中,自家儿子在西华州待了那么些年,若是能被王上看中,哪至于到现在,毕竟当初的西华州可是到处缺钱,让他儿子入了后院,他们孟氏的银钱也能更支持王上。
再加上当初王上说的话,王上可不是一个着眼于小情小爱之人。
孟海很快就想清楚了,王上可能确实是看重自己儿子,但绝对不是外面谣言传的那一种看重,而是想要重用的那种看重。
想到这,孟海忍不住苦笑。
虽说都是看重,但是两者意义完全不相同,若真是要被王上收进后宫,这些刁难孟暄就认了,偏偏不是。
难受。
于是等孟暄回到家中,看到的就是一脸怨念的自家父亲。
孟暄直接被吓了一跳,等孟海把今日传出来的谣言一说,孟暄更是惊呆了。
虽说孟暄是愿意进王上的后宫,当然孟暄愿意进去完全是心甘情愿,不是为了攀附权势,其实很好理解,就像女子崇拜有能力又强大的男子一般,孟暄也是同样的心理,只是二者的地位对调了罢了。
但这谣言确实只是谣言。
等孟暄跟自家父亲一解释,孟海随即释然。
反正殊途同归,只要王上看重自家儿子就行,而且说出去也实在是有面,得到了那么多好处总归是要承担一些后果的。
既然如此,就让刁难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不过到了第二天,孟暄带着其他同伴一同进宫之后,对孟氏铺子的刁难就消失的一干二净了,甚至下面铺子的生意更好了。
孟海悲伤的情绪甚至还没有酝酿好,就被迫消失的一干二净了。
至于其他盯着赵虞后宫的人这会也放下心来了,只要不是独宠孟暄一人就行,这样他们家孩子也能有更多的机会。
只是没想到公主看起来年纪轻轻,竟然如此花心,一下召见就召见如此多男子。
不过这样也正好。
赵虞不知道自己传召孟暄等人的行为又让人误会了,她这会沉浸在手下各州的资料中。
不同于之前为了赶进度一目三行,现在有了孟暄等人协助,赵虞完全可以慢慢看仔细看的,能更仔细地找到她想要的信息。
赵国治下州以后好几个,下面县太多,一连五六天,赵虞处理完朝堂上的事宜就与孟暄等人一起看下面州的资料,晚上还要完成丞相给她布置的课业。
那眼眶下的乌黑简直不要太明显。
要不是赵虞自制力强,没准上朝的时候都要忍不住打瞌睡。
朝堂上不少官员都看不惯,心里更是嫉妒,也不知道那几个商人之子到底有哪里好,能得到王上这般宠爱,同时心中也加快了送自家孩子进宫的进程。
下了朝,在丞相的协助下把朝堂上的事务都处理完,赵虞迟迟没有等到丞相布置的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