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内有些女子从原先的县嫁到另外一个县,近一些的还好说,有些远的甚至一辈子都没办法再回家一趟。
毕竟回一趟家耗时耗力还耗银钱,最重要的是路上还不一定安全。
赵虞组建的这个商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到时候给商队多配上几辆马车,来返两县之间。
对于百姓来说只需要一些银钱,就能轻松又安全地去看望他县的亲友,何乐而不为呢。
到时候不仅是从福田县带回来的这些青壮年,宋谨知柴应他们郡县内的青壮年也可以吸纳,应该能解决很多百姓家贫的问题。
来年冬日,西华州内所有百姓必然都能用上火炕,也不会再为温饱而苦恼。
而且一旦到时候百姓们接受了选择商队出行,之后就不愁之后没人选择货物运送。
赵虞越想越觉得这很有搞头,等于是在西华州内建立了一个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既方便了百姓,也方便了自己名下矿石、砖块、水泥的运输。
想着,赵虞就忙不迭开始写起了这个商队的计划书。
这次的计划书比之前写的任何一个计划书都要更复杂。
接下来的日子,赵虞整日都待在房间里写计划书,甚至还让孙甫显把西华州的地域图给送了过来。
只不过一口气是吃不成胖子的,刚开始必然不可能把所有路线都开通。
因而赵虞要先从其中挑选几条路线出来。
不仅如此,地域图送来的隔天赵虞就亲自设计了一份问卷。
这份问卷主要就是为开通线路准备的。
赵虞让富玉从她私库里调了一笔银钱,安排了几个人在府衙公告处摆了几张桌子给百姓做问卷调查。、
只要百姓愿意来填写问卷就能得到两文钱,虽说不算多少钱,但也能买上一个大肉包子。
为防止一些安全问题的发生,赵虞还从孙甫显那里借了几个衙役,顺便让他出了一份公告。
府衙中,孙甫显之前的那篮子鸡蛋还没有参透呢,现在心中疑惑之处又多了这所谓的问卷调查。
孙甫显听到的第一反应是:莫非公主殿下银钱太多了?
只是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然后又陷入了疑惑当中。
相较于孙甫显可劲研究赵虞的意图,州府的百姓就没想那么多了。
公主只是想要问他们几个问题,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为什么不去呢?
一开始还只是那些心怀感激的百姓去了,再后来得知回答了问题之后真的可以领到那两文钱后,府衙公告处就可以说非常热闹了,络绎不绝的百姓赶到公告处填问卷。
不过两天的功夫就积攒了好几口大箱子问卷调查。
而想不通的孙甫显一有空都来公告处转上一圈,每次看到那给出去的钱都觉得心疼不止,偏偏一日还要去好几回,任凭方定忠怎么劝都没用。
好不容易公主府的桌子给撤了,孙甫显又想去公主府问个究竟。
如果真是银钱太多了没处花,州府可有的是缺钱的地方。
只是等孙甫显上门却没能见到赵虞。
往日里孙甫显上门经由府内侍从通报最后由侍从带到会客厅,只是这次孙甫显到了会客厅见到的却是之前跟在公主身边的侍女富玉。
富玉表示公主之前交代过如果没有非常重要紧急的事情就不要打扰她。
解惑显然算不上重要紧急,孙甫显只能怏怏离开。
自问卷调查搬回来,赵虞就让富玉在府中找了几个人识字的侍从帮忙一起整理。
如果只靠赵虞一个人,还不知道得整理到猴年马月去。
找了五个人,加上赵虞以及中途来看望姑姑被抓住一起干活的言鸿,总共七个人。
饶是这么多人,那几大口箱子的问卷调查也整理了三天。
整理完之后,且不说赵虞看得头疼,就连平日里最是喜欢诗书的言鸿看到书都下意识皱眉了。
原本计划着把这个调查结果整理出来就继续写计划书的,但是赵虞觉得自己的眼睛也需要休息,因而打算休息一天。
也就是这休息的一天里,赵虞得到了孙甫显隔天就上门的消息。
孙甫显这么频繁地上门必然有重要事情,赵虞则是询问富玉为什么不通知她。
富玉也有些无奈,每次她都表示如果很着急很重要的事情她都可以去跟公主通报,奈何每次孙甫显都表无甚重要之事。
既然如此,富玉自然不能去打扰赵虞。
赵虞有些疑惑,想到孙甫显这么频繁上门就算不是很重要的事,对于他来说应该也是很纠结之事。
虽说现在是赵虞给自己放的假,但也不差帮孙甫显的这会功夫,赵虞就让富玉派人去府衙通知孙甫显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