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衔月照春山(136)+番外

作者:点火樱桃啊 阅读记录

说着,一行人出门往甘露寺的方向去。

后头,徐氏翻了个白眼……果真新媳妇儿娇贵,二月二进的门,这都三月初一了,还不舍得她干活,还真当是自家养的小娘子不成?

她心里嘟囔着,喂好牲畜,收拾利落出门去了。

-----

甘露寺离桃源里不远,沿路种的都是桃树,枝干扶疏,错落有致。现下刚开了花,深深浅浅,层层叠叠,丰腴艳丽,很是漂亮。

一行五人慢慢走着,不像赶庙会,倒像是专门来踏青的。

钟宝儿不爱说话,倒是钟六一会儿跑到前头,一会儿跑到后头,一会儿拉钟五看石头,一会儿又喊钟宝儿抓蝴蝶,十分活泼。

陆氏看着活蹦乱跳的老儿子,恬静乖巧的大孙女儿,还有走在自己身侧郎才女貌十分登对儿的五儿子和五儿媳,心情也很好。

“今年桃花开得好,不过还是要疏花结的果子才能好。”

她交代钟五,“咱家地头儿和老屋附近那些抽空也得去看看,赶紧把花打了,要不影响结果子。”

钟五应下。

江衔月倒是疑惑,她还没去过地里,也没去过老屋,还真不知道有桃树。

不过去年,钟五去她家的时候的确经常带桃子过去,还是本地不常见的脆桃。

陆氏拍拍她的手,“你不怎么出门,还没见过。要是回去得早,让宝儿带你去老屋那儿看看,那可是当年我和你爹一点点开出来,一棵棵种下去的,好大一片呢。

“本来想着种点别的,但种了两年,收成都不好,干脆就种了桃树,桃子倒是一年比一年结得好。后来你爹说搬下来,我还不舍得呢。

“只是那边在山腰上,地势高,确实不如如今这处宅地方便,才搬下来了。咱们搬到底下,也才十年出头,老五老六他们,都是在上头长大的……”

江衔月一路听着,很是好奇,她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

-----

不过两刻钟,便到了。

远远就能看见山腰上高高的佛塔和红色的围墙。

庙会在山下,跟白石桥的集市差不多,虽然不像那边有固定的商铺,但是比起那边晨起还带着雾气的烟火气息,这边自有一股日上三竿、人声喧嚷的热闹。

人们摩肩接踵,熙攘而来,各种各样的小摊子也多得很,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除了本县的人,还有不少外地人也都来这儿,或求神拜佛,或游玩踏青,甚至还有带了家乡土产来卖的远乡人,连举着经幡的和尚道士都随处可见。

是以山下人多,往山上去的人也多。

陆氏想着他们小两口新婚,这时候来这里八成就是要去山上拜观音求子的。

按理说这事儿她应该陪着,只是她年纪大了,年前年后又没少忙活,今天出来也是临时起意,实在没力气往山上去,就道:“你们要上去拜菩萨就去拜,我们就在山下转转,看看热闹,这次就不上去了。”

江衔月还是很小的时候来这儿逛过庙会,没去过山上,不知道这寺里有什么菩萨。她以前也很少求神拜佛,今天过来这儿也只是来逛庙会凑热闹的。

听陆氏这么说,她便道:“娘,我们也不上去,就在这山下逛逛就回去了。”她还惦记着去老屋看桃花。

钟五却是知道的,周围人挤人的,他拉住江衔月的手,对陆氏道:“娘,我们不急,以后有机会,挑个人少的时候再上去也是一样的。”

又喊钟六,“人太多了,你拉着娘和宝儿,别被人流冲散了。这个路口是往山上去的,咱们走那边吧。”

陆氏拉着钟六和钟宝儿走在前头,钟五拉着江衔月跟在后头。

一路走去,人声鼎沸,钟声盈耳,小贩清亮的吆喝叫卖夹杂其中,不绝于耳。

小吃,玩具,家禽家畜,山珍土产一应俱全:犁耧耙耱、锄镰锨镢等农具,筛子簸箕、锅碗瓢盆等杂货,及至书画,古董,首饰,布匹,胭脂,水粉等各色货物应有尽有,还有卖各种手艺玩意的小摊子,耍百戏的杂技场……一行人看得目不转睛。

不远处有一个套圈的摊子,很多人都围在附近看,人群中不时传出叫好声和唏嘘声。

钟六看得眼馋,一边拉着陆氏和钟宝儿往那边去,一边招呼钟五和江衔月。

“五哥,五嫂,往这边,往这边!这边有套圈的,咱们看看这个。”

江衔月也勾着头一脸好奇,钟五拉着她过去。

这个摊子刚好在一棵大柳树下,春风吹动,柳枝轻拂,带来阵阵凉意。

摊子上有许多精巧的东西。

最前头是一排各式各样的娃娃,有泥捏的,有陶塑的,中间还零星掺杂着两个瓷制的。

上一篇: 被恶毒公主强取豪夺 下一篇: 燕燕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