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霄宇坐在旁边给他揉太阳穴,“这下放心了?”
江旭半闭着眼,神情放松。
“三奶奶说得对,若是亲家势利,咱自然要端着,但是钟家长辈和气明理,不管咱们去不去他们都不会挑理。更何况,这样的亲戚,你敬我一分,我让你两分,就是走动起来心里也舒坦,我爹别的不靠谱,这回眼光还不错……”
-----
傍晚,酒席散了,院子里一片狼藉。
陆氏指挥儿子媳妇儿们收拾东西,打扫院子,才将江旭两人给的平安扣和小银锭递给钟三,“我看这个人情,你怎么还?”
钟三还是笑呵呵的,对钟五道:“我以后也给老五送大礼,以后亲家家里有事儿,老五记得知会我啊!”
他把络子穿在摇篮上,一边晃着摇篮,一边跟钟五炫耀,“这珠子绿油油的,我们静儿盯着它看,是不是特别喜欢啊!还有这络子,编得多别致,我们静儿伸着手够,是不是想抓着玩儿啊……”
钟五直勾勾盯着络子瞧,眼睛都要冒光。
钟三立马倾身,护住摇篮,“老五,你不会连你侄女儿的东西都要抢吧。”
他把钟静抱在怀里,得意得很,“我们静儿可真有本事,你五叔都没得着的东西,竟然你先得着了,真厉害!”
第41章 兰花不错,哪弄的?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这一天,钟四将心心念念的郑秋娘娶进了门。
而清源县的家家户户,也都在这一天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三奶奶提前跟李氏和江留青说过,腊八都别操持,直接去她家过。
三奶奶家今年没种花生,江衔月捡着自家有的,将花生、莲子、桂圆,各包了一包送过去。
大伯母也在,她是来送红豆和红枣的。
三奶奶乐得呵呵笑,冲自己的儿媳妇和孙媳妇挤眉弄眼道:“这下好了,咱家就出个人,出把米,就能煮一锅材料齐全的腊八粥,还能做回东道,算是占大便宜喽!”
江衔月挽着大伯母的胳膊,笑得不行,“那可不行,我们中午可要吃好的,不把本儿吃回来不算完。”
“那还不容易,喏,知道你爱吃猪蹄儿,你大嫂一早就吩咐你大哥去买的。”
“对,是我讨好小姑子用的。”赵氏抱着玉郎凑趣儿,“小姑子回头出了门子,可别忘了嫂子,好歹领着夫婿多回来几次,让我们玉郎多叫几声小姑父才是。”
玉郎很上道地捧场,“吃糖,吃糖,小姑父给糖吃!”
几人哈哈大笑起来。赵穗儿揉着儿子的胖脸,喜笑颜开,“傻儿子呦,你这糖可真不白吃!”
江衔月通红着脸去揉玉郎的脸蛋……这个大嘴巴,她才跟他说不让瞎喊,他就跟他娘说了。
说起来,她也不是没被赵氏打趣过,只是若是心里不存这么一个人,她们说也就说了,她也听不出什么。可一旦心里存了这么一个人,人家再说起来,一阵阵热意就不由自主地往脸上涌。
“好了好了,咱们今儿个都沾了月儿的光了,可别打趣她了。”到底大伯母心疼她,护着将人揽到自己怀里。
江衔月平复下脸上的热意,才笑着道:“这怎么能算沾我的光呢,不过是我借大嫂的花,献给各位佛罢了。”她说着,还双手合十,朝三奶奶和几位伯母婶婶拜了拜。
“那你可得亲自动手,我们就等着吃你做的啦!”
“这有什么难的,保管好吃!”江衔月撸起袖子,摆出大干一场的架势来。
大家都笑起来。
“大年初一,要是天气好,咱们也去甘露寺拜拜……”
甘露寺是清源县最有名的佛寺,就在望仙乡内,白石桥西北侧的灵泉山上,距离桃源里很近,比去县城还要近一些。
江家这一年虽有各种波折,但也算喜事连连。无论是求功名、求姻缘,还是求子嗣、求平安,都可以去甘露寺拜一拜。
大铁锅里,腊八粥咕嘟咕嘟滚着,香甜的味道盈满灶房。一家子女眷乐呵呵围着火塘,听三奶奶说起甘露寺的灵验来。
-----
腊月中,钟五又来了一次,他是悄悄来的,抱了一盆花。与其说是花,却更像草,只有其中几根叶茎上开着玉白色素花。
入了冬,下了雪之后,山上能找到的东西就少了,可他每天还是要去转转,就算没什么收获,也会打一捆柴火,搂两筐松针下来。
这株花就生在套鹿的那个山谷里,他又去了几次,发现了这个,确切地说,是顺着清幽的香味寻到的。
冬天山上不是绿的就是黄的,花都开败了,草都枯萎了,他偶然闻见一股沁人的馨香,低下头去,就看到了这株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