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说你在国伟家里闹事的事,你就别说了。”孟新军不光不信她,还不愿意再听她的废话,干脆拖了架子床出去,重新又在客厅支了个床铺。
刘秀琴去刘定宝家里的时候,孟秋同夫妻回来就把刘秀琴在许国伟家里闹事的事说了。
孟新军都不想说刘秀琴,她怎么能叫冬青去打李青梅,那可是她儿媳妇,怀着孕的儿媳妇!
这要是大人孩子有个万一,谁负得了这个责。
刘秀琴最蠢的是,她居然是当着人青梅父母的面说这些话,她不挨打谁挨打。
这要不是城里跳大神的都被拉去改造过,没人敢重操旧业,孟新军都想找个人给刘秀琴好好看看,怎么跟撞了邪似的。
孟新军想不明白,许国伟也难受得整夜都睡不着。
只要挨上他妈,他心里就难受,憋屈,回回都是这样,可偏偏又没有办法断绝关系。
“你说她到底图什么?”许国伟睡不好,李青梅也因为肚子不太舒服翻来覆去睡不着。
李青梅仔细想了想,“大东小南和小西,三个孩子,你妈没来伺候过一天月子,给拿几十个鸡蛋过来,那都是她心情特别好的情况,她突然想来带孙子,肯定有原因。”
至于什么原因,李青梅也想不太明白,反正不会是心疼她,心疼孩子。
“生完北北咱们不生了,生多了没好事。”许国伟心里难受。
他本来是只想要一个孩子的,但李青梅喜欢孩子,她想生,他只能由着她,亲妈不来伺候月子,他就自己亲自伺候,自己带孩子,他不求人。
李青梅不乐意,“我还想来个中呢,东南西北中,五个,给大东取名的时候我就想好的,腿有点抽筋,你给我抻抻。”
哪里知道许国伟不喜欢孩子,她只能哄着他,隔两年生一个,隔两年生一个。
现在懒得哄了,反正老夫老妻,孩子都四个了。
另外也是知道许国伟的性格,他不喜欢孩子,不想要孩子,是怕自己负不起责任,偏偏他又最有责任心。
只要她生,他个个都会管着。
许国伟给李青梅抻腿,“……”
满脑子都是孩子,他哪里还顾得上为刘秀琴难过,好不容易折腾到后半夜,许国伟刚闭上眼没两分钟,李青梅把他摇醒了。
“我好像要生了!”
第二天天不亮,许国伟就拎着李母煮的红鸡蛋到处报喜了,李青梅进医院就生了个小闺女,整六斤。
“母女平安,孩子小名就叫六斤,青梅说,老四姓孟,叫孟小北。”许国伟喜气洋洋的。
孟新军高兴,没料想还有随他姓的继孙女,这代表许国伟记他的好啊,孟新军马上转身找刘秀琴要红纸包红包,还叫刘秀琴去买鸡蛋,凑九十九个送过去。
刘秀琴皱眉,怎么姓孟?应该姓许啊!
再不济,也应该随她这个奶奶姓刘才对。
【第66章第六十六章兄妹关系融洽】
刘秀琴对孟小北的姓耿耿于怀,私下找许国伟,非让他把前头三孩子的姓改成许。
姓孟没问题,孟新军怎么着也把许国伟养大成人,这恩情该记,也算是弥补许国伟自己没改姓孟。
那既然都有一个孩子姓孟了,其余是不是应该改回许姓。
在刘秀琴看来,姓李是最不应该的,哪有孩子随母姓的,真要这么计较,李青梅也别姓李了,跟她老娘姓去。
“你要是没胆子,你把户口本拿给我,我去改。”刘秀琴不光对姓有意见,对孙子孙女的名字也有意见,什么东南西北,取得也太随便了一点。
许国伟看着刘秀琴脸上还没散去的淤青,心里有些心疼。
但心疼归心疼,刘秀琴的要求他一个也答应不了。
“妈,你要实在是闲,把友仁和友贤接回家照顾吧。”许国伟给刘秀琴出主意。
家里的孩子,到年纪都送托儿所了,只有双胞胎,因为孟夏丽两口子都不是市纺职工,就一直没有进托儿所。
其实也不是不能进,就是手续要复杂一点,会收取一点费用而已。
许国伟一直看不上孟夏丽只顾自己,把双胞胎放养在乡下,说是她带孩子,但孩子在市纺的时候少,彭小芸带着的时候多。
小姑子一直帮着带孩子,孟夏丽也没有什么表示,不说物质上的补偿,这些年也没说给彭小芸介绍对象。
刘秀琴没同意,她虽然更偏疼孟夏丽,但私心里依旧认为,双胞胎应该是彭家那边的责任。
母子两个最终不欢而散,刘秀琴做不了许国伟的主,许国伟也做不通他妈的思想工作。
许国伟这边前脚才送走刘秀琴,后脚小舅就找上门来,要借钱,说孟冬青把他家里给砸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