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这个提议一出来,大姨父简直跟三伏天吃了冰棍似的,精神头比纯修养的时候更足,他是老司机,维修水平还高,有了大姨父在,农场机器的小毛病都不用担心,大姨父自己就能修。
大姨负责管理果园,安排团建的人采摘收费什么的,顺便统管厨房,有活动的时候,安排师傅做菜。
这样一来,老孟也能轻松不少。
“咱爸这农场开得好,有点事做,这些老头老太太更自在高兴。”李青梅的父母没事也会去农场那边住住,休养休养,也做点小事。
包括阮秋枝的父母,也经常去农场玩。
特别好的一个去处,尤其是近些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山珍海味流行,老人们越来越爱进山淘点东西,笋啊野菜啊各种。
唯被拒之门外的,也只有陈海洋的父母了。
原先是被瞒得死死的,但亲戚的亲戚的亲戚,终有能扯上关系的人,某天一聊起来,陈家人就知道了。
陈母气得不行,好巧不巧,陈父前两年中风,轻微偏瘫,本来要好好休养,偏偏一大家里还挤在一起住着。
以前陈海洋一家那个搭的破屋子,如今住了侄女女婿一家。
就是没地方住,没有办法,只能挤在这里住着,总不能让孩子们住桥洞。
人多事杂,穷家破事多,家里总是打架骂战,陈父休养得特别不好,陈母知道这事后,马上去找了陈海洋,想让他安排一下。
陈海洋,“……”
陈海洋实在是不能理解父母这一辈人,完全不懂尴尬和为难,明明之间两家闹成那样,现在还能理直气壮让亲家安排照顾。
“送你们去养老院,我愿意摊三分之一,去我岳父那里不行。”陈海洋没颠,他现在生活幸福得很,干啥都有盼头,何苦非得给幸福的生活加点苦。
就他父母那折腾劲,谁受得了。
不管是大姨一家,李青梅父母,阮秋枝父母,那都是有分寸好说话的长辈,换成他父母,头天去就能把人指使得团团转。
别人一说,肯定会摆出我们老了,我们有病人的姿态去压人。
他真的太了解他们了。
好说歹说说不动,气得陈母大骂了陈海洋一顿,把他给赶走了,然后没几天,又打电话给陈海洋,让他把那三分之一的钱给他们,他们自己安排。
陈海洋,“……”
真拿他当冤大头呢,说给就给?
“你们去养老院住,住了我去办缴费,缴我那三分之一,不住是没有的。”陈海洋不用想都知道,不是他那两个兄弟撺掇,就是老两口几夜不睡琢磨出来的。
陈父陈母大骂陈海洋不孝。
陈海洋更觉得冤枉了,他这愿意掏钱,也愿意出力的儿子还不孝,那两个只从两老口那里掏的,就是孝顺的?
“爸再晕倒,您别给我打电话了,让大哥小弟送,我忙得很!”陈海洋啪地挂了电话。
陈父陈母这才想起来,上回陈父中风晕倒,还是打电话喊陈海洋接送的。
明明从家里直接打车去医院更快,或者直接叫救护车,但没办法,陈海洋有小汽车啊,一家人理所当然地觉得,他就应该跑这一趟。
不过也不是次次陈海洋都会出现的,像是陈家老两口想走亲戚,陈海洋就不送。
陈家大嫂父母要去乡下干嘛,陈海洋都是翻白眼直接挂电话。
“能不能把他们家的电话报个黑号啊,烦都要烦死了。”陈海洋郁闷得不行,为什么就他倒霉,碰上这样的父母。
孟春雨瞅他一眼,“算了吧,万一真是老两口要命的事,打不通电话怎么办,咱们尽自己的责任就行了,只求心里无憾。”
别人不孝是别人的事,他们做自己能做的就行了。
陈海洋感动得不行,他家那些破事,但凡换个人,都接受不了,不会让再丈夫管的。
“日子好过了,就不计较了。”孟春雨给他递了个苹果,现在苹果家里人都不爱吃,只能他们两口子消灭掉。
要不怎么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呢,日子好过了有钱的,以前那些天大的事,如今就算不得什么事了。
孟春雨现在做事就一个标准,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去做。
她就是这个性格,老人的事怕留遗憾,那就去做,做了就不去想那么多,自己心里舒服就行。
说她没出息也好,说她没骨气也罢,孟春雨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性格。
当然,她是绝不可能沾陈家人的边的,那是陈海洋的责任,不是她的,她能做的,只是不拦着陈海洋。
但陈海洋要是大包大揽,不顾她们母女三个的利益,她奈何不了陈家人,还是可以把男人换掉的。
陈海洋要是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陈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