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青回来第一时间是去乡下接姑奶,姑奶年纪越大,越不爱动弹了,总是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时间这个东西,并不是缓慢流逝的,几年时间过去,姑奶如今是个耳朵有点背,但白白嫩嫩的小老太太。
老太太身体不错,就是脑子有点糊涂了,不太记事,偶尔会认错人。
不过冬青和魏瓒小老太太从来没有认错过,一到近前她就能认出来,这不,冬青一来,姑奶看两眼就起了身,要回屋收拾行李,说冬青来接她了。
老孟其实挺想留他姑姑在乡下一起生活的,孟冬青不在的这些天,姑侄俩生活得也蛮好。
但老太太不乐意,总把他认成亲哥,可嫌弃他了。
“姑奶爱吃这个无花果,我每天让人捎一篮子过去,自己家里种的,甜得很。”老孟没办法,摘了一篮子现在山上有的水果来。
说完,又推了一篮子桑葚给孟冬青。
这果子他们都不爱吃,打小路边都是这个,爱拿着挤汁水玩,醒醒他们这辈孩子也不爱吃,她们更爱吃葡萄、无花果这类水果。
但孟冬青爱吃这个,有几次老孟看到孩子们在摘别的果子,孟冬青站在树底下摘着吃。
她也不洗,所以老孟每次知道她们要来,都提前抽水管简单地冲一下树。
冲落果实也不怕,反正熟得快,过一夜又能熟一片。
好在乡下地方树多水多,后面的果山也没挨着大路,灰尘尾气不多。
孟冬青收下老孟小心地讨好,告诉他下周陈正风会过来给他装空调,每个房间都给装,他住的屋也给装,让他别舍不得开。
“诶诶诶,开,肯定舍得开!”老孟可高兴了。
孟冬青一走,老孟还悄悄地抹了抹眼泪,然后美滋滋地去给朋友打电话,炫耀他小女儿给他装空调。
许国伟一开始接到老孟的电话还茫然呢,不是早上他才打过一个的?
以老孟的性格,他都不爱打电话接电话,有时间去看看他的果园子和池塘,要有意思得多。
听老孟讲了半天,才知道是空调的事。
看老孟因为孟冬青一句话这么高兴,许国伟也挺心酸的,替老孟心酸,也替他高兴。
老孟一激动,还给大姨两口子打了电话,邀请他们到他的农场里头去玩一段时间,也是巧了,大姨夫最近因为孩子婚姻的事血压一直高得吓人,大姨正不知道怎么办呢。
接到老孟的电话,两口子一商量,决定去老孟那里。
实在是不想掺和孩子们的婚姻,顺道把因为父母婚姻亮红灯,情绪崩溃的孙女一并带上,别叫他们把孩子都毁了。
既然决定要去,大姨就给孟冬青打了个电话。
她倒是不想麻烦冬青接来送去,但要是不说,冬青肯定会生气。
孟冬青一听,跟姑奶嘀咕,“得亏我提前给老孟装上了空调,要是是大姨想来我再装,老孟心里肯定要憋闷好久。”
姑奶替孟冬青生气,“他就是小气!”
孟冬青乐,“对,小气!”
把大姨祖孙三个接到,孟冬青先领大姨夫去医院检查了一遍,江市这边毕竟是省城,比他们之前城市的医疗水平要高不少。
情况确实不是太好,要放松心情,要吃药控制。
大姨父看病的时候,孟冬青又领着表侄女去了趟精神专科医院,去做了心理疏导。
然后才把人送去老孟的农场。
几年过去,农村跟最开始只有一栋民居的简陋不同,这里在许国伟这辈兄弟姊妹出钱,醒醒和珍珠这辈孩子们出力的情况下,已经被打造成了个世外桃源。
小楼后面的树林里,有树屋,有吊床,有连接树屋与树屋的铁索桥,这边还有小溪,有果山有茶园,应有尽有。
“奶奶,我想住树屋。”表侄女到底是个孩子,脱离了家里让人窒息的环境,看到喜欢的东西,终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大姨看向孟冬青,“这些屋子是醒醒她们自个的吧。”
“没有专门的归属,他们自己回来也是乱住,让小佳随便住,轮流行都没问题,住完记得恢复原样就行。”孟冬青摆手。
农场近两年开始对外营业,主要接公司团建活动,带孩子来的很多,所有孩子对这片林子都很感兴趣。
从那时候开始,珍珠他们就把小屋里私人的东西清理掉,重新设计布置过了,主要珍珠他们现在也大了,这些小木屋本来就是招待客人用的。
小佳兴奋地上树挑屋子,大姨追在屁股后面让她小心一点。
大姨夫左转转右转转,跟着老孟拎着篓子,一起上后头小溪抓小米虾去了。
在乡下只要不种地,生活节奏还是很适合养病的,山好水好菜好,大姨夫住了一周多,气色肉眼可见地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