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雨姐弟去看过,二层小楼,旁边就是菜园子,院坪外头是农田,再往前一点就是个干净的小池塘,屋后就是一片小山坡带着小林子,环境确实不错。
租金孟秋同给掏了,直接租了二十年,房主回不来,跟村里签的合同。
“改明儿在院坪角上盖个亭子,周末咱们带着孩子一起来做饭吃。”孟秋同看着空荡的大院坪,已经琢磨起来要怎么改造住得更舒服了。
陈海洋一想,是不错,“盖,这钱我和春雨来掏。”
两人边聊也没闲着,这家的菜园子荒废得太久,老孟想种点菜,他们两要把草割出来,把地开好,不然老孟一个人干,怕把他给累死。
像许国伟家,虽然也是两层小院,但只有小小一个院子,还没孟冬青别墅的后院大。
农村的地盘子可就大了,老孟一个人肯定种不满菜园子,几人一商量,一半开地种地,一半种果树养点鸡鸭鹅。
“开春正好带孩子们来种树。”陈海洋看一眼在屋里收拾的妻儿,人生前所未有的满足。
宝珠也放假回来了,站在那里亭亭玉立,陈海洋心里不知道多骄傲。
在他心里,不管是醒醒,还是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都比不上陈宝珠在他心里的地位。
越是骄傲,心里就越是愧疚。
多好的孩子,他以前也是被糊了良心,差点让父母做主把孩子送走。
还好小姨子把她给打醒了。
“你说冬青会不会带醒醒来这儿?”陈海洋问孟秋同。
孟秋同想了想,这可真不好说,反正自从刘秀琴回江市后,孟冬青再没去过孟家了,平时聚餐倒还是在。
聚餐老孟会去,但刘秀琴肯定是不能去的。
“秋同,下午你把家里的洗衣机、电视机和冰箱给爸拉过来。”阮秋枝打扫完厨房出来。
房主一家只过年的时候会回来住几天,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就三张床三床被褥,还都是几十年前的旧床。
早放坏的被褥拿去丢掉,旧床劈了当柴烧。
家具都重新买好了,但家里什么电器都没有,得赶紧拉过来,不然光是洗刘秀琴的换洗衣服都不得了。
说着话,镇上家具厂给送床铺柜子,往屋里头一摆,也有样子了。
孟春雨替老孟把被褥床单铺上,边说老孟,“在市里过得好好的,非往乡下来干什么?这里虽然不偏僻,但真要有点什么事,上医院都难。”
虽然是亲弟弟,但孟春雨还是得说,厂里分的房子给了孟秋同,以后老孟要是想回去住,怕是都不会自在。
老孟心情很不错,“能有什么事,要真有事,直接没了也好,像她那样活着,倒不如死了。”
这个她,是指刘秀琴。
【第448章第四百四十八章叫花鸡】
老孟只想过几天闲散自在的日子,所以哪怕要过年,都把房子定下来,把家给搬了。
至于让儿女们跑断腿,跑吧,都是他们应该的。
不过是来回跑两趟,帮着搞点卫生而已,没有多大的事。
“哎,我现在知道为什么冬青性子那么倔了,你们都一个样!做了决定,就没有别人反对的余地。”孟春雨没好气地抱怨。
老孟摇了摇头,“春雨啊,你要多跟你妹妹学学,学她日子好过,心里没藏事,身体才能好。”
再一想到冬青性情大变的缘故,老孟又沉默下来。
总归是他们亏欠了这个孩子。
可惜,孩子已经长大,不需要这迟来的愧疚和弥补。
孟冬青也沉默下来,但她很快就把心底的郁气呼了出去,转移话题,“护工不肯来乡下,还是在村里给你们找个能干勤快的阿姨,顺带把饭管了怎么样。”
老孟没意见,听孟春雨的安排。
反正他的退休工资支付这些绰绰有余,不需要儿女们出钱,只需要他们费心。
孟春雨把几张床铺完,才叫上孟秋同一块去队上找村干部,让村干部给推荐人选。
“陈书记,我们家里虽然有四姊妹,但都有自己的事忙,家里就两个老人,请您一定推荐人品、能力,各方面都靠谱的人。”孟春雨十分客气。
他们上门来是提了烟酒的,除了请村干部找人,也要跟村干部打好关系,托他们照顾老孟两口子。
村干部对孟春雨姐弟也很客气,这家人一看就是不差钱,租房子的时候就已经跟他们打过交道了,很大方也很和善,听说个个都是老板。
“行行,我晓得我晓得,我先给你们推荐,要是不合适,你们不好说的话,我来说。”村干部也想跟他们这些老板打好交道,万一哪天关系就用上了呢。
两人又寒暄了半个多小时,等孟秋同下午把电器拉回来的时候,请来的阿姨已经在家里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