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应该赔偿到位,不能寒了底下人的心,有人觉得应该追责,损失的货物和车,不能全由公司背。
一台车好几万块钱呢,还有那一车的货。
为什么别的车路过都没事,就那两人要停下,不停下,不就什么事都没有!
是他们的错误判断,害自己丢了命,害公司损失这么惨重,必须得负责。
“你们的货和车都没买保险?”孟冬青问。
从七九年国内保险业务恢复,这几年发展得还挺快的,孟冬青把能配的保险都给配齐了。
出事肯定会有损失,但有保险,至少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员工那边,有保险公司的赔偿,也能替公司省下大笔资金。
当然,不出事是最好的。
谁也不想出事。
“现在他们的意思,就是拿保险公司的赔偿,来填公司损失的窟窿。”俞明明自嘲地笑笑。
别说下面的职工了,就是他,也挺心寒的。
孟冬青默了几秒,听到这样的答案,意外但也没那么意外。
“你妈妈站哪一边?”孟冬青问。
俞母这人个性强势能干,如果她不能站在俞明明这一边,俞明明想替两位司机争取到赔偿的概率就很低。
俞明明表情松了些,“这次我妈是站在我这边的。”
大概是俞明明也长期在外面跑,俞母很能理解家属的心情,虽然公司损失很大,但这一回,她站俞明明。
孟冬青听完,替俞明明松了口气,不是他一个人对抗那些长辈就行。
“这里是我和公司师傅的一些心意,你们这里要是赔偿,就一起帮我们转交给家属。”孟冬青从口袋里掏出钱来。
吴师傅自己就是老退伍军人,准确来讲,七五年以前,基本开车的师傅全是部队出来的,不然没有别的渠道学开车。
出了这事后,吴师傅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几人一商量,凑了点钱准备私下给人送过去。
被孟冬青发现了,收了上来,再添点,送到了俞明明这里。
俞明明的个性,孟冬青是放心的,这钱主要也是想刺激刺激他这边实际掌权的那几个人。
“要是不赔偿,这钱还再给我,我自己敲锣打鼓送过去。”孟冬青拎着汽水瓶起了身。
她也不愿意在这里多留,就坐了这一会,带她过来的秘书已经在门口路过好几趟了,生怕她拐跑了他们少东家。
俞明明拿着钱,只想了两秒,马上起身送孟冬青。
孟冬青让他留步他也没听,一直把人送到大门口,“师傅,要是这次我争取不过来,我就去你那里上班吧。”
他说是公司的管理人,都喊他老板,实际上做主的还是他妈,他舅,舅妈和姨妈这些人。
赚钱的时候好说,拿了分红大家都高兴,一些小问题也不是问题。
现在一出事,一有亏损,马上就都站了出来,要求他按他们的想法做事。
俞明明其实特别努力,从接手摊子起,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这里,一点点做到现在,公司越来越大,车多司机也多。
但没有人看得见他的功劳,一开口就是没有舅舅的担保,银行的款子怎么批得下来。
再不就是没有舅妈的面子,银行不可能给他贷那么多款。
还总嫌他事事看齐孟冬青那边,学着给司机师傅加福利加保障。
他们总觉得司机师傅开着他们家的车,在外面拉了许多私活,赚了很多外水。
他在市里工作的表哥更过分,虽然没有当着他的面,但也让他亲耳听到过,说他现在这个位置,是个傻子都能干好。
既然如此,他何苦呢。
他去他师傅那里,凭本事赚钱,劳动所得,又不是养不活自己。
“你要是想好了,我没意见,但你妈那里,你自己解决,我可不想跟她吵架。”孟冬青先把丑话说在前头。
俞母是有很多毛病,也不是那么好打交道,但最大的优点是拿人手短,好面子。
还有看重俞明明这个儿子。
【第326章第三百二十六章电饭煲】
孟冬青这几年,跟俞母相处得,其实都还挺愉快。
主要是孟冬青愉快,每次俞母都是怕儿子生气,捏着鼻子替孟冬青办的事。
孟冬青都知道。
俞明明点头,其实他现在想走,多的是人想进来接手他的位置。
以前让他接手,是因为运输队还没做起来,政策也不明确。
他那些早早参加工作,在各机关的表哥表姐们看不上,最早那批停薪留职的人都发了财,他们也跟着蠢蠢欲动了起来。
有的还雄心壮志,在饭桌上拍着桌子嫌俞明明扩张速度太慢,死活赶不上孟冬青。
放话说自己一上台,肯定马上就能赶超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