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青,有话好好说……”刘秀琴开口说是训斥的语气,但一对上孟冬青的眼神,声音自动自发就低了下来。
魏瓒看了刘秀琴一眼,一本正经地提醒她,“阿姨,你站错边了。”
许小晴,“……”
看到刘秀琴表情一下变得诡异起来,许小晴好险才忍住笑意。
“让让,让让,东西都取过来了,四天前,周建仁确实收到一封驻地过来的信件,我们把他的书桌抬过来了。”保卫科的同志们抬着书桌过来。
周建仁虽然结婚了,但因为妻子是农村户口,也留在了农村,不符合分房政策,他就一直住在原来的宿舍。
他工龄长,从多人宿舍搬到现在的四人宿舍,拥有物就是床铺、书桌和半个衣柜。
衣柜、床铺翻过没有问题,书桌有锁,他们直接就抬过来了。
副科长找周建仁要钥匙,周建仁低着头,“钥匙早就丢了,我也很久没用过这两个抽屉了。”
书桌是市纺厂建厂之时统一采购的实木两抽桌,不带锁的,都是职工们自己装的铁栓,再挂个锁头。
这对保卫科来说不是事,随便撬一下就行。
结果科员正找工具呢,孟冬青走过去捏一下,只听锁芯里哒地一声,就开了。
众人,“……”
围观的人大多都是从家属院跟着刘秀琴过来的,还不清楚孟冬青他们为什么会在保卫科,也不好问站中间的孟冬青,大家抓着许小晴问。
许小晴总算找着机会了,“是周建仁在外面造谣,现在在查这事呢!冬青三姐记恨她,唆使周建仁干的。”
先前周建仁污蔑孟冬青是敌特分子这事还没过去多久呢,又来一回。
这次比上次更加恶毒,竟然造谣起孟冬青的私生活来,实在太不是东西了!
“上次就说跟孟家那个老三有关,这回不会又是她吧,周建仁不是结婚了吗?怎么两个人还不清不楚。”有知青的老邻居发问。
刘秀琴一听就不干了,“这些事跟我家夏丽可没有关系,是这个姓周的自己使的坏!”
这边刘秀琴在为孟夏丽辩白,那边副科长已经从抽屉里翻出信件,还不止一两封,当然,之前的都不重要,副科长直接抽出邮戳不同的那一封。
周建仁本来就是强撑着,此时仿佛被抽光所有力气,跌坐在地上。
他跌下去的时候,副科长连信都没打开。
这下谁还看不出周建仁心里有鬼,就连孟冬青都想不明白,周建仁是愚蠢还是无知,怎么会把把柄好好地保存着。
真以为自己干了蠢事,别人发现不到他头上吗?
这事不小,厂办和妇联都派了干事过来旁听这件事怎么处理,妇联来做孟冬青的工作。
来的是个有些上年纪的女同志,开口就是孟冬青未婚先孕的事属实,周建仁也不算造谣,让孟冬青得饶人处且饶人,给周建仁安个处分就算了。
孟冬青看着这位妇联干事,明明对方是个女同志,干的还是妇女工作,但她怎么觉得对面坐的人,是个男的呢?
【第94章第九十四章有爱才有恨】
孟冬青不同意调解,唯一的诉求是把周建仁开除。
孟冬青记得,那本书里,周建仁一直留在市纺厂里,后面改制中立功,升了上去,成为孟夏丽背后的靠山之一。
既然如此,孟冬青打算先把这山给掀了。
调解不成功,妇联竟然拿结婚介绍信当条件,要求孟冬青妥协。
“你是职工子弟,不是市纺职工,介绍信除了市纺能开,街道办事处也给开。”魏瓒一直沉默,这时候才开口。
正好,结婚证也是在街道领,能一次性把事儿给办完。
要是街道跟厂里沆瀣一气,“我们还能往上举报。”
两个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男女青年,市纺和街道以什么理由不给他们开结婚介绍信,这理上哪都说得通。
“没得谈,那就不谈了,先去把证领了。”孟冬青懒得跟妇联的人掰扯。
两人出了保卫科的办公室,孙母竟然还在,刘秀琴小心翼翼地在旁边陪着不是,看到孟冬青出来,刘秀琴想让孟冬青听她的,又怕被孟冬青当场下面子。
此时门外除了许小晴和孙母、刘秀琴三人,已经没有了别人在。
大家已经掌握了第一手的消息,现在急着回去找人八卦去了,至于最后的处理结果,反正厂里会有通报,不着急。
“我们还是谈谈吧。”孙母已经平静了心绪,打算开诚布公跟孟冬青谈谈。
她这趟来,是很有诚意的,只要孟冬青愿意跟孙佳俊结婚,她会想办法把孟冬青安排到沪市的单位。
有了正式工作,孟冬青的户口也能迁到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