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废土拾荒,运气好点怎么了?(256)

作者:池明月 阅读记录

两个人一起敲敲打打的,在周围挖出了五六个冰窟窿,将身上携带的鱼篓全部都放了下去。

等鱼儿上钩的功夫,庄晓还跑去人多的地方看了看大家都是如何捕鱼的?

拿着桶、网兜、冰锥的人,在冰面上走走停停,不时蹲下来查看下冰面,有的地方停留一下就很快的离开了;有的地方会用冰锥一点点凿开,然后将网兜伸进去来回移动,一会儿后一条白色的鱼就被带了上来。

或者有人将鱼饵下到冰洞之内,然后鱼线系在木棍上,而木棍横亘在冰窟窿之上。

就这样在自己周围如此操作,粘贴复制了数个这样的冰洞。

还有的人,在下网,并在冰面上作了标记。

庄晓心道这种下网在冰窟窿里面的,如果当天不收网的话,这网会不会被别人收掉了!

一路走下来,捕鱼的方式各种各样。

河面上还是挺热闹的。

冰窟窿也渐渐多了起来,走在河面上,她有种提心吊胆的感觉,这千疮百孔的冰层真的不会裂开吗?

半个小时后。

庄晓慢腾腾的挪回了她和严明选择的捕鱼地点。

此时,严明正将其中一个鱼篓从水里面拎出来……

鱼篓内空无一鱼!

少年冻的黑红的脸顿时就垮了下来。

听见有人靠近的脚步声,抬头就见庄晓缓缓地走了过来。

“姐,一条都没有!”严明满脸失落的看向庄晓,求安慰。

“没关系,时间还早呢!咱不是还有好几个鱼篓的吗?我去再挖几个……”

庄晓将严明手里空荡荡的鱼篓拿了过来,又从地上捡起冰锥朝着靠近河岸的地方走了过去。

“我跟你一起。”严明说道。

庄晓回头拒绝道:“你看着剩下的鱼篓吧!”

他们选择的冰面区域人虽然不多,但是也保不齐有什么人会顺手牵鱼。

虽然不好说能不能牵到鱼,但是她的鱼篓肯定会被牵走……

严明也知晓庄晓说的有道理,所以也就没有坚持,待在原地没有继续跟上去了。

在冰面上,来回活动了接近一个小时。

在严明的言传身教和围观他人捕鱼的经验中,庄晓觉得她应该自己试试寻找鱼群的位置。

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至于真理能不能验证成功,那就另当别论吧!

虽然这冬捕活动跟她想象的差距还挺大的,不过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在冰面上捕鱼的人来说,还是蛮有意思的。

她刚听人说了,这河道名叫白水河,而之所以叫白水河,则是因这河道中有大量的大白鱼繁殖其中。

可以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这河道里,就从来都没有断过人。

鱼肉那也是一种重要的肉类来源啊,而且还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谓老少咸宜,适合更年龄阶段的人群。

白水河内,除了繁殖有大量的大白鱼外,还有乌鳢这种能够水陆两栖的鱼类。

甚至还有一种是庄晓在十一号安全区溪流里面就见过的鱼类——胭脂鱼,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

第191章 大白鱼和“大白鱼”?

鉴于胭脂鱼那彪悍凶猛的性格,庄晓觉得这次在白水河他们还是不要相遇好了!

这次她就希望能找到一个大白鱼鱼群。

日头日渐升高,河道上白雪皑皑,晃的她眼睛都有点花了。

这个时间,鱼群喜欢阳光和氧气充足的水域,是毋庸置疑的。

在与严明相距约有三十多米的位置,庄晓停了下来。

这地方甚合她眼缘。

就这里了。

然后,她蹲下来,开始一点点清理上面的积雪。

积雪并不厚,且未经人踩踏,所以清理起来特别容易。

清理后的冰面,晶莹剔透。

透过冰封的河水,庄晓觉得她好像看到了下面来回游动的身影。

这里有鱼!

而且看起来数量还不少的样子!

冰锥立在冰面,锤子哐的一下就敲了下去。

冰锥瞬间没入四分之三。

庄晓从前几次的挖冰洞经验中,已经知晓这冰层厚度在二十到三十公分之间。

就现在没入的冰锥长度,肯定已经接触到水面了。

冰锥拔出,水窜了出来。

冰面下面的鱼群快速的围拢到了冰洞附近,汲取着氧气。

在一群三四十公分的大白鱼中,庄晓看到了一条十足的显眼包。

浅棕色的背脊在水中划过,尾巴像一把扇子似的来回晃动,长约莫有一米,体态优美,秀色可餐。

伴随着冰锥戳冰的咔嚓声,鱼群四散逃开,待咔嚓声停止,又聚拢而来。

那条约莫一米长的大白鱼就始终徘徊在冰洞的周围。

很快,庄晓就凿出了一个直径约莫有半米的冰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