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别说太早,照顾不好,秧苗还会生病,每年因为病害死掉的秧苗可不在少数。”
“的确如此,那就再等等看。”
与此同时,玉米也该种下去了。
安良大队山地多,玉米、花生和黄豆都没少种,尤其是玉米,玉米的产量高,种植的面积也是最广的。其次是花生和黄豆,花生可以榨油,黄豆既能榨油,还能直接吃。最后才是红薯、芋头和土豆之类的,这三者产量也高,只是长久当作主食来吃并不可行,大家的嘴巴和胃部受不了。
四月下旬的时候,要开始种田了。
今年的秧苗长势比任何一年都好,根根翠绿,粗壮,挤挤挨挨,也不影响它们自身各自发展,实在是令人新奇。
“明明林绮只是负责撒了个种子,怎么结果却和往年天差地别?”
“都说了是开过光的手。”
“遇上林绮,一切都别解释,看着就是。”
“我总算是知道大队长询问林绮种菜的秘诀,为何问不出来了。原因是根本就没有什么秘诀,她只需要撒个种子,菜就能自己长好。”
林绮不会插秧,她也不想学,弯腰一天太累了。
不想干活的林绮主动找上了大队长,“我们大队的队员们最近太辛苦了,我去山里搞点猎物,给大伙加个菜。”
春种没有秋收那么赶,大队的食堂没有开,队员们都是在自己家里吃。
不过不开食堂,并不代表不能开。
大队长一听林绮的话,两眼放光,“准了,一天给你二十个工分。”
于是这天傍晚,大队长通知队员明天食堂开饭。
“队长,怎么突然要来食堂吃饭啊?”有队员好奇道。
“林绮说明天去山里弄点肉来给大家加餐。”大队长道。
这话一出,安良大队的队员们喜笑颜开。
明天有肉吃!
第二天一早,林绮就进了山。她打算先去把种植区的老鼠清理了。半年过去,种植区的老鼠又多了起来。
她是要养竹鼠,可没打算养老鼠。
上午十点钟,林绮往食堂送了两大箩筐的山鼠,然后又去了山里。
今晚谭哥要来拿一批蔬菜和瓜果,她得提前准备起来。林绮用两个小时催生出了十大箩筐的蔬菜,以及十大箩筐的蜜瓜,她将这二十个大箩筐堆放在山洞入口外,晚上再抓五十只竹鼠一起送去。
这是林绮第一次卖竹鼠,竹鼠的行情如何,她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林绮在山洞里解决了午饭,并睡了个午觉,睡到下午两点起床,然后挑着箩筐去了池塘。
半年过去,她池塘里来了很多鱼,大鱼小鱼,挤满了整个池塘。林绮打算这些天就拿鱼去交差,至于别的猎物,随便在种植区抓几只就行。
四点钟的时候,她挑着两箩筐的鱼出现在食堂门口。
她没把所有鱼都给食堂,而是给自己留了一条,晚上她打算煮一个酸菜水煮鱼吃。酸菜是她自己腌制的,为此专门请教了食堂的大厨,今晚正是检验结果的时候。
第113章 养鸭子
林大哥的婚礼在五月份,林绮三月份就熏制各种肉类,在四月下旬的时候,她开始陆陆续续往舟城邮寄这些熏肉。她一共去了三趟邮局,邮寄出去的各类熏肉共计三百斤。
每次去一趟邮局,她都会给余名博带两只野鸡或者两只野兔,两只野鸡或者两只野兔加起来就有近四十斤肉,能卖个二十多块钱。
不过等到林绮第三次去邮寄东西的时候,余名博给了林绮两百块钱,“你余大哥五月十号要娶妻,你想办法给他弄一点肉过来。鱼肉、鸡肉和兔肉都行,我们不挑。”
林绮沉吟了一会,应下,“行。我五月九号给你们送来。不过我也有个要求,您给我弄一些小鸭子。”
“要多少只?”余名博没问用途。
林绮想了想,自己的水塘有两亩那么大,种植区也还算空旷,于是她道,“弄个两百只。”
余名博惊讶,“这么多?”
林绮点头,“对。”
余名博迟疑了,“弄这么多鸭崽,难度可不小。”
“您能弄到多少只,就弄多少只,多了少了都没关系。您给我多弄一些小鸭子,我给您整一只羊过来。”林绮放出诱饵。
“行,没问题。”余名博答应得干脆。
当天晚上,余名博就在餐桌上提到了这件事情。
“酒席我们预计是办四桌,这已经是不断精减之后的人数,请的都是最亲近的人,不能再减少。”余名博道,不是他们办不起更多,而是政策不允许,“就算是四桌,要准备的肉类也不少。今天林绮答应给我们弄一只羊过来,说是有近两百斤重。不过条件是让我们给她找一些鸭崽,她提出的数字是两百只,这几天我们就帮她凑一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