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携手嘴碎兵王,走上人生巅峰(649)+番外

作者:青鱼青鱼 阅读记录

“话说,先生是怎么买到的?”

“我知道,卫砚南的采访中提到过。

原视频找不到了,大致意思是,刚允许做生意那几年,宋舒茜先生开了个店,赚了点钱,但她本身没什么大的抱负,也没有扩大投资的想法。

于是就买房置地,这是国人的常规操作。

基本上在大城市都买了。

尤其是沪市和四九城。那个四合院就是那时候买的,才两万多。先生在思南路还有花园洋房呢。

后来房子买的太多,担心影响丈夫的仕途,一些分散的就卖了。只是房价涨的太快,卖完手里又有很多钱。

索性买了很多地。

卫砚南做房地产的初衷,就是帮着处理自家亲娘乱买的那些地。”

“这就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吧。”

“是呀,那时候的地才多少钱,赶上房地产最热的那些年,赚的盆满钵满。”

“我们还是继续说先生有什么成就吧,再说钱,我就要嫉妒了。”

“对对,我在四九城努力了十五年,拼了老命,买了个六十多平的小房子。

就这都是家里的骄傲。

结果还没有人家的卫生间大。

真的不能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那就说说宋舒茜先生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马甲’吧”。

“你们知道著名学者叶锦程不?他对宋舒茜先生非常推崇,生前曾表示过,最佩服的人就是宋舒茜先生。”

“哦,我知道他,清大的工程力学教授,咱们现在用的很多书都是他编写的。学术界都说,他的离世,是人类的损失。”

“他曾说过,小时候在少年宫与宋舒茜先生相识,他的英语和德语都是跟着先生学的。

他还说自己一生的挚友,是先生的儿子。”

“我好像知道他说的朋友是谁了”

“我也知道了。”

“楼上别卖关子。”

“卫家四个孩子,只有一个搞科研的。”

“对,就是你想的那个。”

“只有我的关注是,宋舒茜先生还会说英语和德语吗?”

“对,只有你。那十年她翻译了很多专业书籍,有很多现在看都是经典。

卫砚南也说过,她妈妈是个翻译。”

“好想要先生小时候的作息时间表,那么多东西,她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要知道她18岁就结婚,去随军了,19岁生下卫砚南和卫逸北。

也就是说,她会的那么多东西,都是18岁之前学会的。”

“我的天,你这么说,真的太可怕了,这是什么恐怖的学习能力。”

“咱们就说她3岁开始学习吧,十五年,能学多少东西?”

“我只能上完小学初中和高中”。

“我也是”

“我果然只是个普通人。”

“没什么好惊讶地,看看她的四个孩子。

随便拿出一个,都是人中龙凤。这还是那时候教育落后,如果有我们现在的资源,成就会更高。”

“所以,先生为什么不出一本怎么教育孩子的书?”

“对呀,这才是我们急需的。”

“我也不求自家孩子那么优秀,以后只要能养活自己,不要啃老就行。”

“我们去官博下面留言。”

“说的多了,上面看到了一定会重视的”。

“说干就干,快走。”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你们看我发现了什么”。

“这是先生年轻的时候?”

“对对,分别是十八岁,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和四十多岁”。

“别的不说,她的仪态堪称教科书级别。

肩背永远挺直,自带坚韧不拔的风骨。

走路时,每一步都轻盈且稳健,落脚无声,就连双臂摆动的幅度都恰到好处,既不张扬也不局促,每一个动作都仿佛经过精心雕琢。

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像是从古典画中走出来的,优雅且自然。”

“哎,就应该让她开两节仪态方面的课程。”

“哎,现在才知道,太晚了。”

第477章 番外,后世评价7(论坛体)

如今的网友就像开了天眼,化身网络世界的超级侦探,从社交媒体的蛛丝马迹,到专业论坛的深度挖掘,再到数据库的精准检索,十八般武艺齐上阵,任何信息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再隐秘的线索都能被他们一一揪出。

宋舒茜的信息被扒的差不多了,他们将试探的小手伸向她的伴侣,卫建国先生。

毕竟那满身的勋章,实在太诱人。

他们想知道,勋章背后的故事。

而且,电影中,也讲了宋舒茜的伴侣,大家猜测,稍微查一点点,不会触及红线。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重新开了个帖子。

“同志们,咱们开始吧,如果这个帖子被封了,就证明还是不能查。那咱们就乖乖的,一定不能给英雄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