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个鞋和帽子,都是那时候买的“。
“你这也太未卜先知了,提前那么多年就准备好了”。
宋舒茜嘚瑟,“所以现在我不冷,你冷”。
萨仁看她们俩小孩儿斗嘴,觉得很好玩儿,两个当妈妈的人,现在加起来不超过10岁。
甜甜哼哼,“一会儿上车,你借我暖和一下,我就抱你上去”。
宋舒茜刚要说,她自己可以,就注意到甜甜的眼神。
好吧,今天穿成这样,她确实上不去。
“那就勉为其难,借给你吧”。
两人愉快地和好了。
车来的很准时。
今天负责开车的是张三和李四。
两个人很细心,还给车斗里铺了干草,让嫂子们坐的舒服一点。
宋舒茜想的不错,车开起来是真的冷,风呼呼地往里钻。
甜甜和萨仁一人抱着她一边胳膊,手放她袖筒子里取暖。
这皮子做出来的东西,特别抗风。
就是穿着很重,估计得有五斤,累死她了。
好不容易到了翠原城,有两个嫂子冻的嘴唇都发紫了。
和嫂子们直奔供销社不同,她们三个第一站去了国营饭店。
得先吃点热乎的,缓口气儿。
运气好,赶上了刚出锅的热乎烧麦。
真是运气好。
要知道,现在物资这么紧张,烧麦可不是常有的,十天半个月能有一次就算是不错了。
尤其他们来的是翠原城老城区这边只有一个耐火厂。
钢铁厂,第一、第二机械厂以及冶金矿山机械厂都不在这边。
你懂的吧,供应少不老少呢。
抓住机会,宋舒茜果断拿出饭盒,点了2斤烧麦。
在按两买的时候,她这样着实打眼了。
宋舒茜和服务员解释,“同志,我们住的远,来一次城里不容易,见到了就多买点,反正这天儿也不怕坏。
回去还能给家里人尝尝鲜。”
服务员看她穿着,猜测是附近的军嫂,就她们这么买东西。
这才给她装了。
甜甜有样学样,这东西不好做,不想做饭了热热就能吃。
其实也不是她们俩大方,实在是,自从来了这边就没地方用票了。
进个城太不容易。
平时和村里人换东西,牧民不差肉,也不要肉票呀。
这就存了不少。
烧麦上桌,宋舒茜调了个醋和辣椒碟,蘸一下迫不及待放入口中。
羊肉鲜嫩多汁,一口下去,紧实而有弹性,最棒的是这里的羊肉没有一点腥膻味。
大葱很好的中和了羊肉的油腻感。不知不觉就吃了二两。
再喝一口茶水,从胃到身体都暖和起来。
萨仁和甜甜也吃完了,三个人起身,往供销社走。
这一次,宋舒茜和甜甜打算和婶子大娘们挤一挤。
但她们没机会了。
作者有话说,
我才知道,已经发布的文章,如果修改错别字,会将所有评论清零。
等于重新发布一遍。气哼哼。
对不起所有被我误删评论的宝子们,鞠躬。
对不起大家了。
第256章 乌云额布格额吉
萨仁听到她们对蒙古族服装感兴趣,很开心。
介绍道,“我知道一个制作蒙古族服饰的小店,是位老奶奶开的。她的手艺非常好,我们需要衣服都会找她定制。
只是她的速度比较慢,一般需要提前两个月过去,你们如果要的多,春节之前可能做不完。”
宋舒茜瞬间来了兴趣,来这儿这么多年,她还是第一次听到定制这个词。
有这样要求的裁缝,一般都是手艺非常好的。
“那我们去看看,时间没关系的。
我打算给自己定做两件,我也很喜欢的。
至于两个孩子,我看看样子,自己做就好了,不会耽误春节穿“。
甜甜也说,“我也要定制一件,要蓝色搭配白色的。站在草原上,背景是蓝天白云,可太好看了。
茜茜到时候你的相机借我,我要拍照“。
“没问题,我也穿着蒙古族衣服过去,还有萨仁,我们一起拍”。
萨仁笑着答应了,她是有民族服装的。
她说,“那走吧,我们得坐公交,她家要坐两站才能到。
刚好那里有个市集,都是附近村民带着自家东西过来的。
春节前有两次,时间不确定,我就没提。
这次刚好可以碰碰运气。”
萨仁家就是附近的,她需要买的东西不多,就是想来转转,所以怎么都可以。
三人乘坐公交,来到一处居民区。
七拐八拐进入一家做民族服饰的小店。
宋舒茜以为是那种家里偷偷开的裁缝店,没想到是一家小门市。
门头上还有一个牌匾,写着乌云服饰。
旁边是一块小牌子,写着红色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