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携手嘴碎兵王,走上人生巅峰(322)+番外

作者:青鱼青鱼 阅读记录

“现在你们两个太小了,学校还不收。

等去了翠原城妈妈去问问,实在不行先上一年学前班。等明年你们5岁差不多就能去了。”

这时候上学年龄规定的没有那么严格,差不多就可以。

安安乐乐都是能坐得住的,在家已经学了不少,应该不会跟不上。

宋舒茜也挺想送他们去上学的,这样她就解放了。

循着记忆,带着孩子们来到她曾经的教室。

夫妻俩每人抱着一个孩子,宋舒茜小声介绍,“那个座位,妈妈上学时就坐在那里”。

座位在第三排正中间。

卫建国仿佛透过时光,看到一个小姑娘,表面上认真听老师讲课,实际上偷偷开小差,看自己喜欢的书。

偶尔,被提问,旁边的同学会给她提醒。

小姑娘一本正经的回答完问题,继续忙自己的事儿。

在卫建国眼中,宋舒茜看起来乖巧,实际上很有自己的主见,是那种面上笑哈哈答应,实际上阳奉阴违的孩子。

安安乐乐很羡慕妈妈可以上学。

安安悄悄说,“妈妈,我要和你做同学”。

乐乐举手,“我也要”。

宋舒茜好笑,“妈妈已经是大人了,不会再上学,你们可以和妈妈做校友。如果有机会的话。”

万一卫建国以后调到金陵呢。

下课铃响起。

宋舒茜他们来到一个不会影响其他人的角落,让孩子们先出来。

之后他们才往办公室走,既然来了,她想看看昔日的老师。

刚站到办公室门口,一个大着肚子的女老师,就冲她们走来。

“你是宋舒茜?”

“是我”。宋舒茜下意识回答。

女老师高兴地原地蹦了两下,宋舒茜条件反射般伸手扶她,嘴里还抱怨,“都多大的人了,还原地蹦”。

两个人都愣住了。

所有的陌生感顷刻消融。

“宝珠?”

“在呢”。

这个女老师是宋舒茜上学时的同桌,后来他们一家搬到沪市,就没了联系。

“你怎么当老师了?”

她小时候可是最不喜欢当老师的。

宝珠牵着她的手,往边上站了站,没有回答的她的问题,“你是来看老师的吧,她过世了。”

宋舒茜下意识皱眉,老师才50岁。

宝珠接着说,“我在沪市不适应,还是喜欢咱们金陵,就嫁回了这边。你呢?”

宋舒茜叫安安乐乐过来,“这是我儿子,安安乐乐。这是我先生。我随军了,最近他刚好有时间,陪我回来看看。”

两人寒暄完,留了联系方式,才分开。

第237章 临别前买买买

从学校出来,宋舒茜不想回家。

难得来了兴致,想去看看另一个宋舒茜的曾经。

“你们想回家吗?我想去看看我小时候很喜欢去玩的公园”。

卫建国他们自然陪着她。

安安牵着宋舒茜的手,“妈妈,饿饿”。

“饿了呀,这附近有几家好吃的,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走我们去找找”。

一家人各种穿梭,在一家不起眼的茶棚附近停下。

宋舒茜来到一个院门前,问“阿婆啊,我以前就在这块儿学校读书滴唉。这块以前有一家包子铺,还有一家豆腐店,不晓得现在啊开着啦?”

那位阿婆盯着宋舒茜看了好一会儿,似乎在判断她话的真伪。

最终将她和记忆中的小女孩合并在一起。

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我也记得你赖。你是欢喜吃蟹黄汤包哦。快进来。”

宋舒茜牵着两个孩子,跟着阿婆走。

“乖乖,你家娃娃都这么大啦。长得咯,更好看赖,我都不敢认咯。”

宋舒茜笑着应。

来到一个小院子,院子摆着三张桌子,有两张已经有人了。

宋舒茜问过阿婆后点了,蟹黄汤包、荠菜小笼包和鸭血粉丝汤。

她说,“金陵人很喜欢吃鸭子,鸭血粉丝汤的出场率特别高。

他们家的蟹黄汤包更是一绝,我小时候放学早了就会跑来吃,还会打包几份带回家。我奶奶和妈妈都很喜欢吃。”

端上来,她就迫不及待夹了一个,小心的放在盘子里,轻轻咬上一口,满满的蟹黄汤汁瞬间涌出,那鲜味,简直无与伦比。

两个孩子也很喜欢吃,他们一家人又让阿婆加了两次汤包,才心满意足。

离开前,她照例打包了很多。

出了小院儿,宋舒茜扶着肚子,“阿婆说那个鸡汤豆腐皮就在旁边,你们还能吃的下吗?”

俩孩子使劲摇头,“妈妈我吃饱了”。

“一点都不能再吃了”。

卫建国难得有点不好意思,他也吃不下了,额外加的那两次,都是给他加的。

实在太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