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会来这里玩啊,还建那么大的酒店。
但林夏不好告诉她以后的变化,好在手续都要时间,开始之前还得找人出设计图,林夏不仅要求酒店的外观好看和印象深刻,还有里面的内室都要做到舒适让人难以忘记。
林夏不惜花了大笔的钱给了设计院,只是她挑剔,设计院也很折磨。
因为这位客人出手虽大方,但真的太难搞了,设计稿出了几遍都不太满意。
他们如何苦恼林夏可不管,她想要的酒店必须过二十年都不觉得老气,简单点说就是想要做成地标建筑。
也是买地建酒店给了林夏启发,好像一下就找了乐子般。
她忽然就比以前还要忙,忙着四处开店做投资。
毕竟化妆品公司和食品厂的发展实在是太好了,她之前只是几个月才看一次财务报表,前期的投资已经足够,现在正是纯收获的时候。
想着过几年物价上涨,钱就得缩水,还不如去做投资。
而现在最缺资金的就是一些老的国营厂了,林夏都听说了不少工人下岗的事情,正好化妆品厂和食品厂发展正缺人,招了不少下岗工人。
广城服装业的发展,最先遭殃的就是本地和附近的服装国营厂了,远一点的地区好一点,也就是倒闭得慢点。
林夏有天都听说了岛上服装厂要卖了的事,当时听了一耳朵没在意。
谁知道最后这个便宜让她占了。
接手服装厂的难度不小,最主要的就是需要现金流,因为厂里欠着不少工人的工资。
也不知道是谁知道林夏是有两家公司的老板,寻思着她一定有钱,便找上门来。
收个服装厂不是很难,更何况她一直有家服装店,林夏也很有兴趣。
想到那些下岗工人,林夏也没有多讲价,见价格合理便收了下来。
服装厂经营不行的主要原因是太旧了,不仅仅是机器旧,那些款式面料都很旧。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就是,广城那边现在最流行的就是印花面料,春夏的印花衬衫大街小巷人人都在穿,秋冬早就各种混纺的呢子大衣。
而国营厂的却还生产着过时的棉麻灯芯绒,这都是往前数十几年流行的东西。
收了服装厂,在别人看来可不讨好,至少杨红梅是这么觉得的。
但林夏却知道,往后二十三年,服装业大有可为,毕竟衣食住行里面,衣服可是占首位,直到十几年后出现了电商,实体服装业才会受到冲击。
林夏以前可是听说过做服装的朋友说过,据说她们老板那时候卖衣服直接拿麻袋装钱。
林夏最为深刻的就是拿麻袋装钱了,这时候机会送到自己手上来,她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破旧的服装厂被林夏大刀阔斧的整改,机器要换,定位要换,风格也要换。
孩子都不在身边,但林夏忙碌得很充实,每天早八晚五的出门忙活着,晚上跟陆聿修过老夫老妻的生活。
要不是乐乐从学校打来电话,林夏都差点忘了三个孩子是去上学,不是成家了。
第524章 大结局
乐乐提前去学校是因为军训,自打去学校后有个报平安的电话外,这是打回家的第二个电话。
以前这孩子在家话就多,现在一个月没见家里人,话更是多得不行,说起训练的教官比他爸还凶,说室友哪里人,他们一起干了啥事。
说到最后还是陆聿修过来挂掉了电话。
直到晚上临睡前,林夏脑海中还回荡着臭小子的念叨,想念家里的饭菜。
虽然没有画面,但林夏根据以前在部队里的食堂,还是能想象到学校的伙食怎么样。
迷迷糊糊睡过去前,心里还想着给他多寄点吃的,也给宁宁寄点。
酒店的设计图还没定下,服装厂那边还在等新机器到位,林夏在家里做好吃的就当做休息了。
在家里做了一堆吃的,一是寄给孩子们,二就是给陆聿修补补,最近军队搞军事演习,忙活得很。
之后林夏又恢复到了忙碌的日子,服装厂比酒店好搞,机器到位,工人到位后,直接去广城那些新奇的面料厂采购面料。
在广城可能算不上新奇,但放在内地市场可是新东西。
设计师也是从广大招来的新人,比起有以前原厂的设计师来说经验不足,但胜在审美创新好,林夏又找人从港城买来一堆服装杂志。
服装厂便热火朝天的开业了,工人们现在仿佛惊弓之鸟,有过服装厂说倒闭就倒闭,加上欠薪失业的风险之后,对现在这份工作很是看重。
有认识不清楚情况的,林夏也趁着之前清掉了一批,虽然她也是想帮下岗的工人,但也不是做慈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