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睁眼,成了七个儿子的极品老娘(562)

作者:折花一枝 阅读记录

刘母数落了自家闺女一通,生怕她恃宠而骄,殊不知,刘荷花现在最着急的就是赶紧出月子去讨好婆母呢,因为她瞧着六弟妹和方小云和婆母也来越要好了,她快失宠了

五郎的满月酒办的很顺利,坐了月子出来的刘荷花整个人都容光焕发的,丰腴了一圈儿,也白了许多,皮肤隐隐朝着白皙二字靠近又靠近,照镜子的时候可把她乐坏了。

两家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仅仅只是刘家和陆家两家人,就摆了两张大长桌,即便这样依旧坐不下,因为刘家不止来了刘父刘母,刘荷花的叔伯们,以及叔伯的儿子孙子们都来了。

加上陆家一大家子人,可不就是两张桌子坐不完吗?倒不是刘家人想占便宜,而是刘家的人确实很不错,和陆家人相处的也好,刘荷花的哥哥们可都在给陆家盖房子呢,这才全部请了过来。

半大小子们只得站着吃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先是说了一些祝福的话,比如恭喜刘荷花和老四喜得贵子云云,比如夸五郎长得好云云。

孩子们也跟着学舌,还说让刘荷花再生个弟弟,都说孩子的话最灵验,一听这么说,可把想生闺女的刘荷花气了个倒仰。

她想要闺女,才不想要臭小子!!

碍于今日是儿子的满月宴,她又不能说什么只得闷头吃饭,嗯食量好像增加了不少。

一顿饭吃的两家人都很满足,饭毕,刘家的女人们帮着收拾碗筷,男人们帮着收拾桌椅。

刘母则拉着宋初雪感叹道,“亲家,我家闺女能嫁到陆家,能遇到你这样的好婆婆,属实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我家闺女我自己清楚,她那个性子咋咋呼呼的,说话又不讨喜。”说到这刘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脸上有点愁苦之色。

“说实话,我最怕她嫁出去以后,第二天就被休回家,刚出嫁那几天我整宿整宿的睡不着,好在遇到了你,你对她比我这个亲娘还好啊,亲家,该做啥你就让她做,可不能把她养懒了”

面对这个喜欢揭自家闺女老底的亲家,宋初雪有点无言,心说不愧是亲妈啊

听着对方把话说完了,她才捡了点好听点的说,“亲家谦虚了,荷花是个好孩子,当初陆家那么贫苦她也没离开,跟个男人似的下地干活,还拿出嫁妆贴补婆家,我就知道她是个能吃苦,也能与陆家共苦的。”

“我嘛,是个俗人,觉得不能共苦那也不配和陆家一起享福,所以,陆家起来的时候,我就尽我所能对她好点,也算弥补以前她在陆家吃得苦。”

“也好让她明白,在娘家的时候她有亲娘护着,在婆家,她有婆婆护着,有丈夫护着,还有妯娌们谈心说话,这就是她心里的家,和在娘家没什么区别,亲家尽管放心。”

拿出嫁妆这事儿刘母听刘荷花说过,因为陆家发达了以后,宋初雪不仅给补回了她用出去的嫁妆,还补了不少金银饰品。

让刘母觉得自家闺女傻的话都卡在了喉咙吐不出来,现下听着宋初雪的一番话,让她心里无比熨帖,谁不想闺女嫁的好,谁不想亲家是个明事理且不小气的?

宋初雪便做到了,不论是干啥首先想到的都是亲家,哪怕是一丁点不满,刘母都没有了,在心里都是对宋初雪的夸赞。

殊不知,若刘家是个喜欢占便宜不好相处的,宋初雪是绝对不会和刘家有所往来的,闺女嫁在陆家又如何?又不是娶了整个刘家。

两人又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刘家的媳妇们帮着收拾完碗筷等东西,刘家人才告辞离开。

人一走,宋初雪便把陆老五叫了过来,了解两个四进院子的情况,这院子建了也有好几个月了,每天来干活的汉子起码占了村里的三分之一。

或许有人觉得,桃花村就两三百户的人口,三分之一的人也没多少啊。

这就大错特错了,现在的桃花村可不止两三百户,可是有近六百户了,虽然大部分都是外来户,但相处起来还是不错的。

其中一百户是县衙从别的村子迁过来的,听说是人太少了,而且种地与出行都不方便,地也不是太好,若不迁走怕是无法活下去了。

当时那个村的村长就提议来桃花村,说是这边田地比较多,民风也很淳朴,于是差役上报以后,得到的答案便是可以迁过来,且,给桃花村划分了不少别的田地与山地。

【第426章第427章她自己一个人过不香吗】

说是划分的田地与山地,其实就是把那些地归于桃花村的名下,给予村长买卖土地的权利,鼓励村民们开垦种植,反正开垦出来,除了前三年不交税,三年以后都是要交税的,受益的是谁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