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看女婿,那是越看越满意,以前她觉得郑明哪哪都好,和郑母相处的也不错,这么邻里相处的从没拌过嘴,她就觉得,二花嫁给郑明挺好的,关键是自家闺女也喜欢郑明。
这就是所谓的两情相悦,相比那些个相看了,还不怎么了解人家家里境况的,他觉得郑家简直不要太好。
只是郑母原本瞧着挺讲道理的,没想到也能被人挑唆几句,就将自家二花弃如敝履,这是她不能忍受的。
哪怕郑明再好,摊上这么一个婆母,将来的日子可有的熬。
她的心结就是因为冯父去了心中郁结,而冯二花又迟迟没许人家,年龄一年比一年大,再找好人家不容易。
而二花这样了,导致了冯良也不好找媳妇,这不亚于在她心上又捅了一刀,这病可不就越来越严重了吗?
她不是没有安慰自己过,结果依旧毫无用处,在陆家住了一段时日,听着宋初雪和方小云各自提起她们的过往,冯母才忽地明白,这世上不止她一个人这般苦。
不止她一个人心底压了不少事儿,谁都有自己的难处,自暴自弃才是最悲哀的,人要向前看。
有了对比,有了走出心结的办法,冯母慢慢地就开朗了起来,加之陆家的孩子多,成天奶声奶气的喊她冯婆婆,冯母的心啊,那叫一个软的一塌糊涂。
越接触,越觉得陆家人好,氛围也好,是以,在察觉二花和陆老二之间那点子不寻常的时候,她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若是一开始,她绝对不会同意二花嫁给带着两个孩子的陆老二,只是相处下来,发觉对方很勤快,一打听才知道陆老二以前的那个媳妇有多上不得台面,简直是给女人丢脸也不为过。
她这才觉得陆老二和那两个孩子也是个苦命的,顿时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看向三人都格外慈爱,就差把三人当亲儿子亲孙子了。
二花和陆老二定下来以后,地位直线上升,连冯良都要往后靠。
陆老二有点拘束的搓了搓手,牵着大水牛进了院子,忙不迭应道,“婶子客气了,我在家中早就吃过早饭了,您往后站站,莫要被我家这大块头吓到。”
大块头是陆老大给大水牛起的名字,因为他照料大水牛最多,平时给洗澡给刷背的,动不动还带些草回来,简直把大水牛当祖宗供着了。
大水牛也聪明,在陆家除了宋初雪以外,最听陆老大的话,但凡有二人在的时候,它都不让其余人碰它,二人不在了,它才勉为其难的让别人碰。
陆家的动物不少,除了那只系统给的公鸡和灵王以外,宋初雪都没给起名字,长大的虎崽就更简单了,取了个大虎二虎三虎,想都知道这名字有点像宋初雪的风格。
实际上还真不是她起的,是家里的小豆丁们起的。
估计遗传了宋初雪的起名废,都是整齐划一的毫无水平可言。
冯母本想热情的拉着未来女婿往堂屋去的,不仅下意识忽略了冯良,连陆老二身后的大水牛都被忽略了,一听人这么说,忙往后退了退。
笑眯眯道,“哎,那你先进来,我这就给你去盛一碗疙瘩汤出来。”
说罢转身跑了,边跑边往杂物间的方向喊,“二花,你干啥呢?承志来瞧你了你咋还不出来?快给人先倒杯热茶啊,真不懂礼数。”
愣神的冯二花被这么一喊,当即回过神来,脸上有点发烫,拎着锄头靠在了杂物房的屋外,这才垂着脑袋,脚步匆匆从院子里经过。
对上陆老二的目光,她嗫嚅的开口,“二哥,你先进堂屋坐,我去给你倒杯茶。”
眼神压根不敢落在对方的身上。
陆老二哪里见过冯二花这么害羞的样子?在陆家之时也没见过,定亲那天来看热闹的人不少,因着冯家不是本村人,上面也没什么长辈。
【第398章第399章她不想再被村民说闲话了】
定亲要请的长辈什么的都不需要请,但为了给女方撑面子,小溪村的现任村长照旧带了几个村里年纪比较大的老人,来冯家坐镇。
年纪大的老一辈,在村子里算是比较德高望重的老人了,这样的老人不是每个村子都有的,尤其是灾难过去时,就死了不少。
能来冯家做见证,不止是给冯家撑场面,也是给冯二花撑腰了,算是告诉陆老二,冯家即便没了父亲,也还有他们这些乡亲邻里,可不能随便欺负他们小溪村的姑娘。
当时,陆老二就顾着应付这些老人和村长,压根没瞧见冯二花几眼,也就没瞧见当时人比花娇的模样,现下瞧见了,自己不由得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三两下把大水牛拴好,磨磨蹭蹭地进了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