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睁眼,成了七个儿子的极品老娘(365)

作者:折花一枝 阅读记录

也不好打扰,便在边上听了好一会儿,都喝了一杯红糖水了。

现在两人把要说的话说完了,村长准备带着方小云去看院子呢,这才瞧见了站在门口的刘荷花。

老脸上顿时笑出褶子来,问,“老四媳妇啊,啥事啊?”

周晓兰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人都来了一会儿了,你才瞧见呢?年纪越大眼神越不好了。”

村长摸了摸鼻子,尴尬一笑。

刘荷花寻思自己出来也有一会儿了,忙把婆母交代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道,“兴安伯,我已经让我娘家的小侄子们去通知村民了,也不知道通知了多少户。”

“您家不也是茅草屋顶吗?赶紧补补吧,我瞧着这天阴沉沉的,不知道啥时候就要下雨了,越拖下去,越麻烦,可抓紧时间吧啊,我先回了啊。”

她一边说话一边往外走,越往外走,嗓门就越大,惹得住在村长隔壁的都听到了声音,齐齐出来看怎么回事。

村长得了这个消息也没心思跟她唠嗑了,一叠声的谢了几句,都没顾上方小云。

周晓兰追在刘荷花后面送了送,才回家张罗自家的儿子和媳妇开始修补屋顶的事情。

村长则去杂物房拿出一个破锣使劲敲了起来,边敲边喊,“天冷了,没修屋顶的修屋顶啊,别忙昏头忘记了。”

他反反复复就是这么一句话,慢悠悠的敲着破锣在村子里转了一圈,瞧见不少人家已经在屋顶上敲敲打打了,明白是刘家那些半大小子出了力。

有那不知道的村民在家听清了村长的喊声,一拍脑门,急吼吼道,“咋忘了这事,快,赶紧补屋顶去,下雪就糟了。”

也有那些种地晚了些时日的,建屋子的时候就将屋顶整好了,现在正帮着别的人家补屋顶呢。

好不容易休息的桃花村村民,又开始忙碌上了。

村长敲着锣,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方小云一直跟着他,算是熟悉了整个村子的分布情况。

而后她被带到了一个离学堂稍近的小院子里,院子是真的小,以前住的人应当也不多,只有三间屋子,一个后院。

前院还是很小的那种,没有院墙,只有木栅栏,安全性不高,从外面能将院子里的情况看个明明白白。

村长会选整个地方,是因为学堂在这边,来往的大人和孩子比较多,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心思龌龊的盯上方小云。

一个孤女单独住着,很容易让人产生别样的心理,村里还是有不少老光棍的。

村长也不能保证桃花村人人都是好的,虽然表面上瞧着都很不错,私下里如何,谁也不知道。

“这里离学堂很近,这两日学堂就要授课了,来往的人多,虽然这个院子瞧着不是那么好,但它在大家眼皮子底下,避免了很多意外。”

村长怕自己好心被当成驴肝肺,扭头和方小云解释了一下。

方小云一脸恍然的点头,忙说,“谢谢村长。”

然后进院子看了看,里面空荡荡的,桌子、床、小马扎什么的,都是有的,只是落了灰,打扫一下就好。

被褥、锅碗瓢盆,是没有的,还需要自己置办,后院有半亩地,现在长满了枯黄的小草,打理出来不是什么问题。

看完以后,村长说,“你若不满意,我再带你去别的地方看看。”

方小云摇摇头,对村长道,“谢谢村长,我很满意,就这里吧。”

【第275章第275章她去了杜家,杜家倒台不是迟早的吗?】

远山县,妙手仁心医馆。

原本大疼小痛都会来这里的百姓们忽地全去了对面的回春堂,原因嘛,说来也奇怪。

妙手仁心这牌匾还是程县令亲手写的,被掌柜的找人好好装了框,挂在了医馆门口上方,这不仅是程县令对医馆的认可。

也是这个医馆的大夫确实配得上妙手仁心这四个字,不仅医术好,医德也很不错。

因为程县令的这个牌匾,不少县民跟随程县令的脚步,大疼小痛都来妙手仁心看诊,效果很是不错,以至于这个医馆在县城,简直名声大噪啊。

但是这十多天以来,医馆的生意竟然大不如前,没有什么治死人的事情,更没有什么药不灵等等。

反而是看病的人要抓某个药时,那药刚好没有,药方上的药总能缺个一两种,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妙手仁心在别的县镇是有分铺的。

可以运药材来救急,也可以去信一封,让东家多补药材过来,怪就怪在这药材吧,分铺也没有,东家吩咐人运过来的药材走水路是最快的,结果呢,原本五天左右能到的药材十天了还没到。

掌柜的都开始着急了,迟迟没有消息传来,也不知道这药材是不是被水匪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