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族谱和族史都是刷了防水粉以后,用油纸包好,避免潮湿等等,但是防水粉并不是那么好使的东西。
泡了水它就会慢慢的被冲刷掉,到时候可不会防水了。
周晓兰将事情一一说出来,村长在边上时不时的补充一句,气氛很是和谐,商定了下来,就把开祠堂的事情定在了明天下午。
因为早上还要去买祭祀用的东西,族谱族史确实是要拿去刷防水粉。
等村民归家的时间,他便等在必经之路,将事情说一说,而后等着大家相互传开就行。
翌日,每个去干活的村民脸上都是带笑的,见着人时不时的问声好,比过年还要喜气洋洋。
“村长说,老五去县里找县令批了盖学堂的文书。”
“人家还救了贵人,贵人为了感谢他,才出钱给盖学堂呢。”
“是啊,村长说以后咱们家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找活计也轻松些,就不用去干那些累活了。”
“下午就开祠堂了,到时候我可得穿上过年才穿的衣裳过去。”
村民们顿时揶揄这个要穿新衣的,“又不是你去给祖宗上香,记在族史上,你激动啥?”
“可不是,我听说,这学堂建下来还要请先生,我听说先生的束脩都不便宜。
也不知道贵人给的银子够不够,所以,村长让咱们等学堂开始建的时候去帮忙,能省就省,不帮忙的家里就要出钱才能上学。”
村长没说贵人给了一千两,说这么多钱,难免有人起了贪念,觉得一千两盖个学堂肯定够,不会太出力。
所以他选择了隐瞒,该精明的时候是一点也不含糊的。
现在在这说话的全是陆姓族人,听到那句不帮忙不能上学堂的话以后,忽然问,“咱们桃花村不是有很多外来户吗?”
“他们帮忙了,孩子也给上学堂吗?”
“要我说,品行好就给,品行不好就算了吧,我们陆姓族人不也有好几户歪瓜裂枣吗?念上书了怕不得想七想八。”
“可不是,人家外来户都比那些个歪瓜裂枣强。”
“”
一行人一边说话一边走远了,都是些干活的汉子,说起话来声音大得很,全然不知道什么叫隔墙有耳。
哪怕压低声音,那都是正常说话的水平,不被人听去才奇怪了,这不,他们身后就有几个身影,正是他们口中的外来户。
外来户有好有坏,不全是做了坏事被赶出村子亦或者踢出族谱的,有那么一些人心肠总是好的,如刘荷花和王芳的娘家就很不错。
只是这几个凑在一起的外来户瞧着就不是什么好人。
一个姓吴的说,“不是说贵人建学堂了吗?咋还要我们出力?什么不出力就不给孩子上学,那还建学堂干啥子?”
“就是,又不是陆家自己出钱,这是贵人出钱,他们有啥资格决定啊?我不管,反正我是不去帮忙的。”
“我也不去。”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抵就是如此了。
高山村,方家。
方小云一大早就起来,先洗漱完,给家里做好饭,又给后院里关着的鸡喂食完,方家其余人这才起床。
见到正拿着扫帚扫院子的方小云压根没什么反应,仿佛对于这样的事情早就习以为常。
方母端着一盆脏了的衣裳扔在院子里,张口就骂,“还不赶紧将衣裳拿去洗了?一大早上的都干了什么?衣裳现在还不洗?”
“等着老娘伺候你呢?”
方小蝶也把自己的衣裳放进盆里,而后朝屋内喊,“大哥,小弟,赶紧把脏了的衣裳拿出来,一会儿小云要去洗衣裳啦。”
说罢,她挽着方母的手,一边往堂屋走,一边说,“娘,我听说,镇上的胭脂铺子卖一种什么养颜膏”
方母是知道这个女儿的,一开口必定是有目地,不然提什么养颜膏?那肯定是想买。
瞧着她张开了许多的小脸,方母问,“真的吗?贵不贵?”
“不贵不贵,好像要三百文一盒,能用好久呢。”方小蝶知道有戏忙接过话。
【第227章第227章希望爹娘存了卖她的心思】
见自家亲娘因为三百文脸色一变,她继续说,“娘,你想想,那东西很有用啊,好像是宫里传下来的方子呢”
方小云站在院中,瞧着母女二人亲亲热热的进了堂屋,眼底全是羡慕。
在这个家里,谁都可以买东西,她不行,她只能穿姐姐不要的衣裳,只能吃残羹剩饭,很多时候她都觉得自己不是娘亲生的。
但是她和姐姐长得真的很像,只是一个高些,一个矮些,一个虽然面色有点黄,手上却没什么老茧,瞧着很嫩,可见是不常干活的。
另一个则头发枯黄,脸上黝黑,满手茧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黑炭精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