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睁眼,成了七个儿子的极品老娘(173)

作者:折花一枝 阅读记录

陆老三来送行的时候,换来不少人艳羡的目光,心说,别人就是不一样,自家的亲戚知道他们被流放,恨不得有多远躲多远。

张家父母也对陆老三这个女婿极为满意,觉得这个女婿果然是个知道感恩的,不愧是读书人,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一路步行,没有休息吃饭的时间,但凡停顿就会被打。

直至夕阳余晖洒下,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士兵们才停了下来,说了声,“自己找吃的,明日出发。”

饥肠辘辘的众人,这才得以休息,有的开始在周围找吃的,捡柴禾,有的拿出自带的锅碗瓢盆,开始做饭。

张巧曼打开包袱,本以为其中会有银钱,没想到,并没有。

放在最上面的是一个黄皮纸信封,上面写着“休书”二字,信封之下才是近十个白面馒头,别的什么都没有。

她本来是不识字的,但是陆老三在她面前装的好啊,一开始对她呵护备至,又温柔儒雅,她一个姑娘家能不心动吗?

当时的他还不是秀才,只是在镇上读书的穷小子,后来嫁给了他。

起初,他会教她识字,也会给她讲一些故事。

后来,她才慢慢发觉自家相公有一点可怕,但她那时已经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她为了他,在父母面前不断地说他好话,给他作保证等等,信誓旦旦的说他会出息的。

他没有辜负她的期望,考上了秀才,所以,张家一直觉得是他们供的陆老三,实则,陆家和张家都出了钱。

张巧曼眼泪啪嗒啪嗒的往下掉,落在黄皮纸信封纸上,将休书二字晕染开来。

张父见自家闺女一直盯着信封落泪,探头一看,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陆承业,他怎么敢?怎么敢?”

“我们张家哪点亏待了他?”张父破口大骂。

跑到随行士兵那边,说,“差爷,小老儿要状告陆承业,那个王八羔子,他跟我们一起卖粮食,发灾难财。”

士兵跟看傻子似的看了他一眼。

他们只负责看管押送犯人,可不负责给人伸冤,再说了,有这么大的冤情,怎么一开始不说?现在来说?

以为衙门是什么地方?

【第132章第132章听闻你想来落雨书院当教书先生?】

以为衙门是什么地方?

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踩一脚都能置噱的地方?

士兵抬手就是一鞭子打在张父身上,力道之大,将其身上的衣裳撕裂开一道口子,深深的鞭痕如烙印一般刻在上面。

仔细看,还能看到皮肉外翻,血迹正顺着鞭痕往外渗。

士兵满脸不耐烦,斥道,“滚!”

张父年纪不小了,被这么一鞭子抽得惨叫一声,“啊!!!”

心里窝火,想再上去理论,张巧曼忙过来拉住他,眼泪已经将其衣襟打湿。

她抽噎着说,“爹,没用的,你忘了吗?咱们卖粮的时候他根本不在场,哪怕是以前做生意的时候,他都是冷眼旁观的。”

张家的生意,陆老三根本没插手分毫,全是张家父母和张巧曼在做主。

陆老三就跟个背后主事人一般,从未抛头露面的出来招呼人,不是在读书习字,就是在边上看着。

会给张家人端茶倒水,但绝对不会出来做买卖。

张家人原先不懂,只当做买卖会影响他的仕途,毕竟士农工商嘛,商人的地位确实不咋的。

就没多想。

现在想起来,那人简直是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一开始就是如此,从未掺和到张家的事情里面。

张父悔不当初,看着自己的亲闺女半晌没说话。

他舍不得怪闺女,她还年轻,怎么可能知道陆承业的深沉心思,哪怕是他,也被蒙在鼓里。

他迟疑了许久,将张巧曼和一头雾水的张母手拉住,说,“咱们以后只能靠自己了,陆承业那个王八羔子,给老子等着。”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咱们五年就能回去了,五年,咱们撑得住。”

此时的张母,似乎明白了父女两为什么一个愤怒,一个伤心,应该死女婿出了什么幺蛾子。

但她不敢问,她也不识字,只伸出那只完好的手,将张巧曼抱入怀中,“不哭啊,没事的,咱们一家人都在一起”

说着说着,她便流下了眼泪。

陆老三送走了张家人,便在顺安县租了个院子住下。

他身上其实有不少钱,陆家给的,张家给的,还有他每个月的月钱与教书的束脩。

零零散散加在一起,也存了二百两左右,这对于农家来说可是一笔大钱。

陆家人觉得是他们供了陆老三吃穿用度读书花销,张家人也是这么觉得的,因为双方都出了钱。

实际上,只有陆老三知道,他收了双份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