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项举措一出,举国皆兴奋,大梁国从朝堂到民间,一片欢欣,听说有一些原本要去草寇的武人,纷纷打消了念头,有些山匪还直接弃山回家,日夜操练,为了三个月后的武举做准备。
反正参加科举又不会掉快肉,要是真成了举人,那就直接有入朝当武将了,就算没有中举,有参加过武举这一笔,进了也不用从小兵做起,就是还是要从小兵做起,自已的机会也会比别人多。
武科和文科不同,有些人书读得不行也敢下场拼一拼运气,但是武举,要是你没有半点真材实料,便是被运气一路托举着你走到最后那关,来到擂台上,你也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被打死或是打残。
所以通过文举来选拔治国之才,通过武举来选拔护国将才,术业有专攻,各有侧重点,非常不错。
小五也在摩拳擦掌,既然要参加武科,那自然不好再在书院呆着,沧澜书院又没有武术师傅。
自从知道小五要参加武举后,宁贤就气得睡不着了,连续三天天天过来做小五的思想工作,因为小五的功课很好,看待问题也有自已的独特见解,辩论起来有时候连初六和郁淮之都讲不过他,宁贤认为,三年之后,小五应该就是下一个状元。
可是小五并不想做状元,并说:“宁院长,自古文武不分家,文官也好武将也罢,只要能为大梁做出奉献的,对大梁在益的,那就不应区别对待,宁院长你现在是重文轻武,这可不好,不好。”
宁贤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心想我这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和你阿姐!
你们黎家就只有你们姐弟俩了,而战场上刀剑无眼,他平平安安倒是还好,若是他在战场上有个什么闪失,黎家就要绝后了!
小五要是知道宁贤心中所想,大概会当众给他一个大白眼。
什么绝不绝后的,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吗?传宗接代了,然后呢?自已的心愿既没有达成,也没有给后代起好榜样,一无建功二无立业,这样的传承有个什么劲?
从古到今都是说成家立业,可立业成家,也没有不对吧?
第263章 武状元
小五小时候是跟着赵云璟习武,后来就是江雾渔,基本功相当扎实,只不过上书院之后,练武的时间就只有早晚各半个时辰了,而想要在三个月之后的选拔赛上稳定胜出,还得再下一番苦功。
小五跟江雾渔差不多同样个头,除了脸上还显稚嫩,力量也还不够,他自已站着,倒也很挺拔,但两个人站在一起,江雾渔魁梧,他就被衬出特别单薄了,跟江雾渔一交手,直接摔了。
“底盘不稳,基础太差,小五,这三个月,你要下苦功了。”江雾渔说。
小五并没有挫败的表情,认真点头:“江叔,我一定会用功的,也请江叔多多费心。”
“你是个聪明和足够用功的孩子,即使没有武状元的名头,你进了军营,也不会平庸。”
言下之意,他可以不必勉强自已多此一举来参加武举。
小五笑了笑,说:“我不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只有受到足够多的挫败,我才能更清晰地知道自已几斤几两,同时,我也不能让我阿姐和姐夫遭受任何非议。”
周慕娇刚进院门,就听到这么贴心的话,她心底一暖,接口道:“你只管做你自已,人只要活在世上,就一定会被人非议诋欺,只要自已行得正站得直,就无可畏惧。”
“我明白了,阿姐,我一定会让全天下人知道,我是凭自已的本事拿到的状元。”
他说要做大将军,他说要保护阿姐,说过的话,就要算数,绝不能说了就算的。
初六和郁淮之走马上任时,武举选拔也轰轰烈烈开始了,是以擂台的形式。
为了防止有人想要赢而不切手段做小动作甚至是恶意害人性命,各地的官府都派了好些人守着,朝廷也直接派了人下来监督,力求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公平公正。
帝京的擂台摆了三个,离黎家大屋不远就有一个,小五就是在那里通过的选拔赛。
选拔赛一共分为三轮,第一轮是海选赛,在全国范围内设擂台,决出前五十名晋级下一轮,第二轮是预选,以州府为单位分组,小组对小组,两两PK,一共十场,十场后的所有优胜者进入下一轮。
第三轮决赛,也分三场。
到这时就不再区分小组了,而是抽签决定对手,一共抽五次,也就是说每个选手有五次PK机会,只要有三场是赢的,就能进入第二场。
第二场同样是抽签,决出优秀者十名,最后由这十名来争夺武状元的头衔,而所有来到决赛的选手,都可以获得自主选择直接去军营还是在帝京大营的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