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烽砚(27)

作者:氨之 阅读记录

散场时路过卖脸谱的摊子,沈砚之在琳琅满目的脸谱中挑了副并蒂莲纹样的,莲心处嵌着粒极小的银珠。林青蘅接过脸谱,发现背面用极细的针尖刻着"戏纹藏砚"四字,笔画间沁着的汁液在灯笼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正是沈砚之每次研墨时,指尖不小心蹭在宣纸上、被时光酿成的血墨。脸谱的系带是用林青蘅断笛上的穗子改的红线,线结处的银扣刻着"蘅"字,与沈砚之发间那支银簪的湘妃竹节纹路遥遥呼应,竹节缝隙里还卡着半片干荷瓣,颜色恰似林青蘅去年咳在宣纸上的暖红。

归途中经过石桥,林青蘅看见水面映着戏园灯笼的光影,灯影随波晃动时,竟在河面上组成了砚台的形状。沈砚之从袖中取出一粒用护心镜磨成的银箔,箔片上刻着《惊鸿》戏文里的弦纹。银箔落入水中的剎那,荡开的涟漪恰好补上了砚底"蘅"字的尾勾,而林青蘅转头看向沈砚之,发现他发间银簪的竹节缝里,卡着半粒用糖霜精心复刻的荷籽,籽壳上的纹路与自己后腰那道箭伤的疤痕严丝合缝,糖霜在月光下泛着暖红,像极了砚池深处永远悬着的星屑。

回到茶棚时,夜露已重。林青蘅在砚台裂缝里发现一片被夜露打湿的戏单碎片,碎片上用针尖刻着:"戏音藏砚语,灯影映旧痕",笔画间的淡红在月光下泛着温柔的光,像极了沈砚之替他研墨时,偷偷滴入墨汁的血珠。恰在此时,砚池里的荷芽忽然轻轻一颤,一颗露珠坠落在墨汁里,将两人交迭的影子折成了戏台上化蝶的形状。不远处的藤蔓上,新抽出的卷须正沿着砚台刻纹蜿蜒攀爬,卷须尖端凝着的露珠里,清晰地映着戏园灯影与发间银簪交迭的温柔模样,每一道光影里都藏着未说出口的千言万语,在夏夜的微风和墨香里,慢慢酿成伏笔深处的温暖。

当第一颗星子在天际亮起时,沈砚之忽然抱起林青蘅,走向砚台旁的青石。玉笛红线与刀鞘红绳在夜风中悄然相缠,线结处的蔷薇扣轻轻蹭过砚台内侧的"砚暖"二字,竟擦出几点细碎的火星。林青蘅低头,看见沈砚之眼中映着戏园未灭的灯影,灯影里浮动着银粉般的细碎光芒,恰似砚池墨汁里永远漂浮的银箔。而砚台裂缝里新抽出的嫩芽,正沿着"以血为墨"的刻纹生长,每圈年轮都重复着当年包扎伤口时,指腹在皮肤上划过的温柔轨迹,将戏台上的弦音、灯影里的暖光,连同那些深埋在时光里的伏笔,都酿成了砚底最温润的诗行,在每个晨昏,诉说着比岁月更长久的痴缠。

第28章 秋庭霜露重

秋分后的晨光漫过蔷薇墙,在青石阶上织出碎金般的花影。沈砚之蹲在砚台旁松土,银簪挑开藤蔓时,叶尖坠下的露珠恰好落在"以血为墨"的刻纹里,将暗刻的"蘅"字染成暖红——那是七年前破城夜吐在刀鞘上的血,如今在墨石深处酿成了蜜。林青蘅披着他的墨色斗篷走来,看见他指尖沾着的泥土里混着银粉,原是用护心镜残片磨的肥料,而泥土结块的形状,竟与自己后腰的箭伤疤痕一致。

"你瞧这藤蔓。"沈砚之指尖划过卷须,那里缠着截褪色的红丝线,正是玉笛穗子改的。卷须尖端渗出的淡红汁液滴在砚台裂缝里,晕开的形状与沈砚之掌心的战疤相同。"昨夜你咳血时,我偷偷接了些拌进土里。"他笑着掀开暗格,里面躺着枚新刻的墨锭,墨纹里嵌着细小的银箔,"现在墨香里的甜,是用晒干的霜花调的。"墨锭侧面用针刻着细字:"霜凝砚底,露重墨甜",笔画间沁着的汁液,与沈砚之腕间旧疤渗出的血珠颜色无二。

午后秋阳斜照,林青蘅在茶棚下整理旧画,发现张去年画的《秋荷图》。宣纸边角晕着的淡红血渍,此刻在阳光里显影出细字:"砚有霜纹"。他翻出砚台细看,墨池底部果然凝着几道白霜,随光影轻晃时,排列成蔷薇花瓣的形状——那是七年前沈砚之背着他突围时,刀鞘上的霜花映在雪地上的痕迹,如今每道霜纹都与林青蘅耳后浅痣的轮廓重合。而砚台裂缝里嵌着的半枚银箔,此刻在秋光中显影出霜花的形状,箔片背面的三短一长线纹,与沈砚之吹笛时右手无名指的起落轨迹完全重合。

"在看什么?"沈砚之递来暖茶,杯壁上凝着的霜花竟组成了竹节纹。林青蘅接过时,指腹触到杯底极浅的刻痕:三短一长的线条尾端缀着墨点,恰似砚底"蘅"字的收笔。沈砚之袖口露出的红丝线尾端,系着的银扣上"暖"字的笔画凹槽里,凝着的不是墨,是昨夜收集的霜花,颜色与砚池深处的朱砂如出一辙。而他发间的银簪簪头,湘妃竹节的缝隙里卡着的不是花瓣,而是半粒用糖霜复刻的霜花,霜花纹路与自己掌心的旧疤相同。

上一篇: 我死后魔尊不开心 下一篇: 秋山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