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道:“做网络写手收入不稳定,你总不能写一辈子,而且你不是想留在安市?地段还可以的房子现在一平米将近两万,你好好工作,我还想着回头首付给你垫一垫,等你工资起来了,公积金一付房贷,压力不那么大,小州,你要现实的看问题……”
也许是不爱接触人的缘故,陆州的思维确实有些飘,而他气质又冷,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一样。
在周薄贺这样的熟人眼里,就知道陆州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有点封闭自己,接触的人少就比较单纯,好在陆州比较聪明,不至于被欺负,但也总是小亏之类的不计较,让关心他的人总担心这样一个人,这样一副样貌,冷不丁就被谁骗了。
周薄贺还记得和陆州第一次认识。
他路过操场被篮球砸到,又因为没吃早饭低血糖,直接晕了过去,是路过的陆州和砸他的男生送他去的校医室。
等他醒过来,那男生就离开了。
倒是陆州,听到他肚子叫唤,离开后一会儿又回来,拎着一份盒饭,一瓶牛奶。
不知情的人乍一看,还以为陆州才是砸了人的人。
大学的时候学生们心思大都单纯,很容易就看出一个人的品行,不像后来进了社会,都知道伪装。
尤其周博贺家学渊源,接触的人多,社会面广,很会看人,当时就对陆州很有好感。
后来就将人当小弟弟护着。
再后来他和新伴儿在路边接吻,被陆州看了个正着。
周博贺性别男,爱好男,暴露给陆州也觉得没什么,只让陆州不要说出去,他知道陆州不是多嘴的人。
后来陆州问他关于男生和男生之间的事,再后来才发现陆州是同类。
同类人之间有种相互感应,但周薄贺没看出来陆州有这个趋向,后来才知道陆州一直没谈过朋友。
陆州告诉周薄贺他喜欢同性,不单因为信任周薄贺,也因为周薄贺也喜欢同性,他们之间不会互相排斥。
他就是这么个人,有时候会比较谨小慎微。
陆州不敢想象他喜欢男人的事要是传到家乡,父母会是怎么羞于见人,自己又是会怎么被嘲笑被揣测。
他来自普通小县城的普通农村。
封闭的环境造就粗鲁刻板的社会舆论,即使内心再强大也遭不住。
尤其父母的社会关系人情往来都在那里,陆州从小到大看父母辛苦供他上学,都小心的不让他们失望,很怕自己的事伤害到他们的生活圈子。
大城市的人见多识广,又或者都忙着自己的事不太关注别人,对同性恋的事看的还算开,偶尔嘀咕也在背后。
这里还有同性的酒吧之类。
陆州刚从周薄贺这里听说时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不过他不喜欢吵闹和混乱,没去过。
陆州的计划是在安市定居。
安市是西北首屈一指的城市,环境轻松,偶尔做什么家乡的人也看不到。
这些事他和周薄贺聊过,所以周薄贺对陆州的事这么上心。
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才能还得起房贷,才能彻底在大城市安家落户,才能斩断老家亲戚朋友对他私生活的窥探和干涉。
见周薄贺着急,陆州道:“师兄,买房的事有着落了,我买得起了!”
他高中就喜欢写东西,想学文科。
那时候文理分班,家里人说他要选文科将来会没出息,是浪费钱,与其这样不如直接别念了。
陆州的父母是农民,学历不高,只会用这种方式让陆州选择他们认为更好的路。
陆州怕没书念,选了理科。
长大了回过头再看这件事,他确信自己就是坚持选文科,爸妈其实还是会供他读书。
再后来报考志愿,是县城里一个当老师的亲戚做的主,学医。
不得不说这样的选择没错,几乎给陆州铺就了一条最平坦的路,但陆州不喜欢。
为着父母的期望忍耐,到如今还是不喜欢。
他擅长和喜欢的东西在他毕业的时候给了大回报,陆州大二家里给买了电脑,开始在网上连载小说。
如今大三时连载的小说卖了影视版权,扣税后能拿一百二十三万五千。
在安市,一百多万能买个小房子了。
陆州看好了一套一百平的房子,两室一厅,小区位置很好,二手房,装修也不过时,一百六十多万的价格,能直接拎包入住。
他打算付一大半的房款,剩的慢慢还,每个月还一点,压力不大。
剩下的钱做备用,毕竟是自由职业,万一有一段时间收入跌了还能支撑写文的心态。
这些事陆州连江时都没说过,原本想等一切妥当……
对关心他一心为他考虑,还不歧视他是同性恋的周薄贺,如今更是没什么可隐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