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爸妈看看大城市,看看他新买的房子,然后再提恋爱的事,总之先做铺垫。
陆临也有这样的想法,自然答应。
至于露马脚这回事。
也没提醒陆州。
提醒了估计他哥反倒不自在,不如就这样懵懵懂懂的。
反正陆州决计不可能现在就和爸妈坦白,而爸妈即使有猜测,他哥不坦白那也没招。
陆州不知道陆临被爸妈私下“审问”的事。
白天他爸妈要去老家干农活,因为早出晚归,一周能抽出一天晚上过来看看陆州和陆临就算好的了。
陆临毕业之后完全是鸟出樊笼虎入深山的状态,见天的不着家。
白天家里就陆州一个。
陆州早就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除了比较想李定原,小县城外卖比较少而且价格稍偏高外,再没什么别的不便。
就是他可能没办法按原定计划,在家呆一两周就回去。
爸妈农活太忙,陆临除了安市又没出过远门,京市比安市还要远,回头上大学总的有人送。
这个“有人”只有陆州最合适。
陆州就要在家再多呆十天,然后送陆临去京市上大学。
这是陆爸爸和陆妈妈的安排,反正陆州只要有电脑,在哪儿都能工作,不会耽误什么事。
就是房子。
陆妈妈问陆州:“我看视频你房子里养了花,那些花没人照看不行吧,找个朋友给你照看一下,浇浇水……”
陆州就说来的时候拜托朋友照看了。
陆妈妈眼睛一亮:“哪个朋友?大学同学还是后来医院认识的?”
陆州心里紧张的很,但又想说。
揣度着道:“你见过的,李定原,他家在我买的那个房子的楼上,我走的时候给他留了把钥匙。”
陆妈妈还真不知道陆州和李定原住这么近。
闻言道:“那就好。”
至于陆州给李定原钥匙的事,压根没太关注。
像她和丈夫忙的昏天暗地的时候,时常把钥匙给隔壁的婶娘,家里有人来拿农具或者别的什么,给人打电话开个门就完了。
邻里邻居的帮忙,这太正常了。
陆妈妈又问了两句李定原的事,主要集中在婚恋上。
陆州说李定原没谈恋爱,又说大城市大家普遍结婚都在三十往上,太早了压力大又都生活不稳定。
又说研究表明越晚结婚,婚姻的稳定程度反而越高。
陆妈妈就道:“少给我灌迷魂汤,就这两三年,你结婚肯定不能太晚,太晚了养孩子将来压力大,再说了亲戚朋友都看着呢,你正式工作不要了,又不结婚,人家还以为你怎么了,再说闲话……”
陆州:“……”
早知道就不说结婚晚比较好的事了,果然言多必失。
至于孩子不孩子。
现在的陆州神经粗了很多,又早坚定了和李定原在一起的心,加上换工作的事太顺,他对陆妈妈随口的话也不那么感觉压力山大了。
又十天,陆州和陆临出发去京市。
临走前一周陆州就开始上网查资料,车站、景点、学校等等注意事项,完全进入了备战状态。
他没去过京市,陆临的学校又是知名学府……
总之陆州很有当哥哥的觉悟,想让陆临这一趟出远门能舒服又顺利。
也会问李定原一些事,李定原当初大学就是在京市念的,学校在全国的排名比陆临的还要高。
李定原会仔细和陆州聊一聊过去。
如果不是太忙了走不开,他很想去京市陪陆州办这些事,既然走不开,也没说要是我在之类的话。
在交通方式上,陆州想买机票。
他现在每个月的收入不算少,负担得起机票还有好一点的酒店开销,想让陆临不那么遭罪。
不过机票的事刚起个头就被爸妈训了。
说他现在挣点钱就飘了,钱多也还是要计算着花,攒起来,有备无患。
在内心深处,陆爸爸和陆妈妈还是比较担忧陆州。
在他们朴素观念中,找个公司或者机构上班,哪怕工资少一点,只要公司不倒就是很硬的靠山。
像陆州这样一个人闷在家里的,看着就飘摇,让人不踏实。
陆州说外面公司也不稳定,动不动就裁员,收入不高而且压力大,总要加班之类。
都是大实话。
但陆爸爸不相信:“哪有那么严重!人家能开公司能是一般人?”
陆州就不说了。
以前他可能会据理力争,但现在就知道很多争执没有必要,爸妈只是单纯的担心他而已。
到最后,陆州到底只买了两张卧铺票。
上车后分别给爸妈还有李定原发信息,告诉李定原他和陆临上了车,一切都好。
李定原很久才回:“注意安全,有事就打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