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长嫂有空间,种田路上开挂了(48)+番外

作者:二两辣条 阅读记录

确定是福宝。

张嫂忍不住摇头:“这福宝生的似个年画娃娃,还这么的聪明,才一个月就能听懂人话。”

他们家这几个黑炭,一个月的大的时候,就知道拉屎拉尿,搞不好还吃一嘴。

盼儿接过福宝:“嫂子,您也忙了一天了,早点回去吧!”

张嫂点点头:“嗯,孩子他爹今儿从镇子上回来,我们也回去了,要是有啥事喊我们!”

盼儿心中很是感慨,这便是远亲不如近邻。

有这样好的邻居,真是好啊。

*

这两天的忙活,荷花累的手都是软的。

她进了灶房内,看到锅碗都放在灶台上,她无奈的叹了口气,撸起了袖子将锅碗洗刷干净后,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了屋子里。

一家五口住在一个屋子里,大闺女还没有睡,看到自家娘忙要起身。

荷花压低了声音问:“大妹,不早了赶紧睡吧!”

孩子也是听话的很,虽然睡不着,还是闭了眼。

荷花合衣躺下,身边的男人睡的打着呼噜,她伸手轻轻的推了推。

男人还以为荷花是没地方睡,便往里头挪了挪。

荷花长长的叹了口气,浑身疲惫的她躺在床上却是如何都睡不下。

她一天能做一百来做锅盔馍,依着盼儿给的价钱,一百个锅盔能给一两银子,除去自备的材料,她能赚六百文。

这可是一天赚的银子,虽然累,可是为了这个家,她要努力的赚钱,等有了足够的钱,她要给孩子们起新房子,也不用一家五口住在一间屋子里。

孩子们都大了。

越想越觉得这日子有盼头了,荷花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昏昏入睡。

大妹在看到自家娘真的睡下了,也才闭眼睡觉。

娘太累了,做了一天的锅盔馍,还得操持家务,就这样奶奶还骂娘好吃懒惰。

*

番茄酱小作坊是越来越正道,工人们的产量也提高了不少,也不用盼儿在边上指导了,这样子盼儿就省了不少劲。

在盼儿的强烈要求下,张嫂、荷花和牛五奶奶每天做的锅盔馍少了些。

几个人也没那么累了。

这一天是赶集,盼儿早早的就让牛大爷将牛车赶过来,拉了一车的番茄酱和全部做的锅盔馍往镇子上去。

马翠菊在村子上转悠,看到盼儿又装了一牛车的物品。

心里嫉妒,可嘴上却不服气。

她可是将来县令老爷的亲娘,她还能比顾盼儿低了一头去。

“什么东西,还盖的这么严实,怕别人闻了气味不成!”

二宝跳上牛车,用手闪着那热腾腾的锅盔馍,香味顺着风的方向就飘了过来。

马翠菊深深的吸了口气,哇,是真的香啊!

她也不是不会做烙饼,可也没这么香啊,这是咋做的啊!

二宝继续扇风:“嗯,就是香啊,急死有些人啊,闻到香味吃不着,哎,我们在家都吃腻了!”

牛车缓缓的前行。

那香味是闻也闻不到了。

气的马翠菊跺脚:“你们等着,我儿子将来成了县令老爷,你们跪下来求我……求我吃锅盔馍!”

*

牛车晃荡着到镇子上,牛大爷轻车熟路的到了御风酒楼门口。

门口早有小二在张望,看到盼儿那张熟悉的脸,小二比见了亲娘都高兴。

蹦着跳着到盼儿的跟前:“盼儿姐,我们掌柜的让我一大早在这守着,说您今日一定会来集市的!”

盼儿招呼着让伙计将锅盔馍抬下牛车,又将一罐番茄酱抬下来。

给了牛大爷牛车钱,牛大爷赶着牛车去了镇子入口,等着下午拉盼儿回村。

盼儿对此万分感谢。

曹掌柜听说盼儿拉了货物来,从后厨慌张的来了。

看到这一筐子一筐子的锅盔馍,还有一罐子的番茄酱。

曹掌柜眼里放着亮光:“真是太好了,这些天不少的顾客都问锅盔馍,盼儿姑娘一下子运来这么多!”

今日还是集市,这来吃饭的人多。

而且前些天,他故意的放出声来,说今日买五个锅盔馍送一个。

御风酒楼外头早就围聚了人群,伙计放出消息说锅盔馍到货了。

都拿着银子,在门口要买。

这就是不在御风酒楼吃饭,酥软焦脆的锅盔馍买回去给孩子吃,都欢喜的不行。

这两筐子二百个锅盔馍,一眨眼就给卖完了。

而更多的人则是要进店,说搭配这猪头肉和其他凉菜吃,那样味道才吃着更好的。

这些天,曹掌柜又从其他的渠道专门买了猪头,为的就是做猪头肉,凉拌凉菜。

看到这么多人进店,曹掌柜心里那个高兴的啊!

有人就有钱,盼儿姑娘可真是自己的福星啊!

这生意越来越好,他就能说上媳妇了,单身狗的日子就要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