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可以的!”唐宓点头,“文大夫要去县里买药吗?巧了,过几天我二哥也要去县里!”
唐谷要帮家里做事,刚好唐粮认识字,去办地契最好。
等明日和李村长一说,这买地的事情就能定下来,到时候唐粮约上里正,这件事就能稳稳的办妥。
文修明一听这话,也好奇的问,“二粮去县里?去买种子吗?”
可春耕也没到呀,没必要这么早买种子。
若是旁人问起,唐宓肯定会隐瞒。
可这话是文修明问起,唐宓自然是要回答的,她很相信文修明。
况且,唐家买地的事,等地契下来后,村里的人也就会知道了。
她先给文修明倒了一杯茶,才说起买要地的事。
“我也没想做的紫竹伞会卖的这么好!”之前她也没想到会卖的这么高的价格,毕竟在她的空间里紫竹并不少,“还有那葡萄酒,也卖了四百文一坛!”
“文大夫若是还想要,你跟我说,我家里还有几坛子呢!”
其实更好的酒,文修明也不是没喝过,但是看着唐宓那亮晶晶的眼神,他还是点了点头,“那就得麻烦你了,这葡萄酒的确是味道好!”
唐宓笑眯了眼,她喜欢被人肯定自己的手艺。
“若是二粮和里正要去县里,我们倒是可以一起走,有马车来接我!”文修明说,“我这次去县里,也是帮人问诊来着!”
唐宓瞪圆了眼,“会给你添麻烦吗?”
“这算什么麻烦?你家可是帮我照顾我儿子呢!”文修明道,“举手之劳而已!”
文修明的医术的确是好,据说不止县里的人找他,连府城里也有人特意来请他。
可文修明似乎更喜欢在乡下的生活,从未想过要离开。
唐宓瞧着年前这个出色的男子,眉清目秀俊朗无双。
这样的人,像是空中的月,迟早会回到天空,而不是水中的模样。
几天后,元氏突然到了杂货铺里。
唐宓到了杂货铺的时候,元氏的儿子四圆正在捣鼓着铺子里的背篓,他手里还提着个崭新的篮子,但是瞧着似乎已经变形了。
唐谷有些紧张,“四圆,东西先放下吧,来吃口茶?”
“我要吃红糖糕!”四圆哼了哼,脚却踩在了一把扫帚上,“还要吃小鱼干!大表哥,快去给我拿啊!”
元氏坐在杂货铺的门口,笑呵呵的说,“大谷,你别小气啊,赶紧去拿一些!”
还真不是唐谷小气,这些东西,大部分早上就卖的干干净净了,哪有多余的?
方才四圆吃的,还是妹妹特意留给他当零嘴的。
第74章 :厚脸皮
胡家人口众多,如今在镇上读书的除了胡大柱的小儿子胡慈,还有胡三木的独子胡仁。
这两个孩子唐宓都见过,胡慈生的眉清目秀、白白嫩嫩的,胡仁倒是和胡三木长的差不多,皮肤更黝黑一些,却是个爱笑的,每次瞧见她都会笑咧了嘴。
只是这两个孩子来胡三木的铺子里的次数很少,大多都是胡三木亲自送饭菜到学堂去。
镇上书院的夫子不喜欢女子靠近学堂是出了名的,就算是这些学子的母亲,也是不允许在门口等孩子的。
当初下河村的村学没办,胡家本来想把孩子们送去上河村的学堂里念书,可后来不知怎么了,镇上这位夫子居然主动收下胡慈和胡仁。
好在,胡慈和胡仁即使跟了这位夫子学做学问,却也没学他的尖酸刻薄。
在唐宓的记忆,这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可至于胡二栓家的胡四圆嘛……
胡四圆是胡大棺材板最小的孙儿,被胡二栓和元氏宠的无法无天,这会在唐家的铺子里折腾的厉害。
“呀,宓姐儿来了?”元氏是个眼尖的,她转眼间就瞧见了门口的唐宓后,便立即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笑着走了出去,“你可算回来了!二婶等你好一会了!”
元氏本想去牵唐宓的手,但是在看见唐宓背着个旧背篓,里面似乎还装了一些杂草后,眉头就皱了起来了。今日的唐宓穿着一身粗布衣衫,衣袖上好像还占了一些草灰,瞧着就是个十足的乡下姑娘。
元氏眼里的嫌弃一闪即逝,她往后又靠了靠,“你怎么不早些回来啊?”
唐宓没有搭理元氏,只是挑了挑唇,连个笑容也没给她。
唐宓可不是姜氏和唐大石,在很多时候要顾及所谓的亲情。
她愿意对唐谷秋和胡三木、荣氏好,是因为这些人对她也好,她是个会感恩的人。
若是想来占便宜的人,她可不会给什么好脸色。
两世为人,她学会了不让自己过的憋屈。
“东西别折腾坏了!”唐宓从四圆的手里拿过篮子,然后说,“若是你喜欢,就让二表婶给你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