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小丫头,也不知道像谁!”
肯定不像她和唐大石,他们可没唐宓有主见。
倒是像唐谷秋。
母女两一边压低声音聊着这件事,屋外唐粮和唐大石也起床了,父子两趁着天亮去山里砍竹子,而唐书的屋子内也传来阵阵的读书声。
等用完了早膳,唐宓和唐大石坐了良六郎的牛车去了镇上。
姜氏在给唐书熬了药后,便去了一趟李家。
恰好,今日程氏在家里纳鞋垫。
程氏一见姜氏,立即招呼姜氏来自家坐坐。
今日的姜氏穿着一件青色的衣裙,这件裙子的花色虽然不是最时新的,但是料子却很新,一看就是新做的衣服。程氏听彭翠说起过,说唐宓在仁和书铺卖了不少东西,赚了钱后就给姜氏做了新衣服,还给唐家的人都买了新鞋子。
可程氏记得,唐宓至今穿的都是唐谷和唐粮的衣服改小后的衣衫,脚上也是那双旧鞋子。
这孩子,未免也太孝顺了。
“兰花,快来坐坐!”程氏招呼着姜氏,“今儿怎么有空出来走走?是来找文大夫的吗?”
姜氏立即摇头,她扶着肚子,瞧了瞧院子内没人,才试着问,“程姐,我能问你点事吗?”
程氏和村里的碎嘴婆娘们不一样,她知道的事情多,又不会乱说话,所以有什么事情,村里人都喜欢问她打听。
程氏立即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招呼着姜氏坐下后才问,“你问,我不忙的!”
“是这样的……”姜氏把夏荷的事情和程氏说了下。
程氏一听这话,立即拍大腿,她说,“妹妹,这闺女好啊!”
程氏对姜氏说话也是掏心窝的,当初她就瞧上了夏荷,想让夏荷给自己做儿媳妇,倒不是瞧上夏家的几亩地,而是瞧上夏荷这姑娘人勤快又懂事。至于夏老头,程氏也觉得夏荷说的没错,养老人是应该的。
若是夏荷愿意,让夏老头来下河村住都行,就住他们隔壁,做邻居。
可惜,她找了媒婆去夏家提亲,夏老头和夏荷都没答应,在加上小儿子被周莲迷昏了头,这门亲事才没成。
程氏如今瞧着周莲,左右都不是滋味,愈发觉得当初应该想办法和夏家说说好话。
姜氏一听程氏这么说,心里便有底。
“多谢程姐!”姜氏说,“这事得麻烦你别说出去,万一不成,也不能坏了人家姑娘的名声!”
程氏拍了拍胸脯,“你就信我,我这嘴,严着呢!”
而彼时,唐谷看着眼前的少女,面颊红的像是番茄一样,他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来半句话。
“怎么啦?”夏荷今儿穿着了一件桃红色的衣裙,黑发用木簪子挽起,露出白皙的脖颈,她笑着看向眼前的男子,“你是不是觉得我太丑?配不上你?”
第65章 :嫂子暂定
唐谷十五岁的时候,模样便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英俊。
唐家虽然家贫,还供养着一个读书郎,可依旧有人来唐家提亲。
唐谷那时年纪小,压根没想过成亲的事,而且那些姑娘也没夏荷这么胆子大,敢来和他这么说话。
夏荷是长的真的好看,一张巴掌大的小脸,双眼似落了星空一样璀璨、明亮,尤其是她笑起来的时候,像是五月的阳光一样,给人带来一种暖意。
她很好,可是自己呢?
唐谷赶紧摇头,“不是的!”
“你既不讨厌我,也不觉得我丑,那你为什么不愿意娶我呀?”夏荷虽然胆子大,可说到这里的时候,也羞红了脸,“你当初不是说,做人应该孝顺吗?难道,你也嫌弃往后要和我一起给我爹养老呀?”
“我会打络子、也会做针线活、还会织布。我能赚钱养我爹的,不会让你多累的!”
其实这样的话,夏荷和不少人说过,可惜那些人看着她的眼神,都觉得在看疯子一样。
在这些人的眼里,女子嫁给自己,自然是自家的人,那么女子往后赚的钱,都要贴补自己和家里,哪有往娘家送的道理?
只是和从前不一样,夏荷不想从唐谷的嘴里,听到那些人说的话。
唐谷低着头,却没有说话。
在村里,不管是哪家,若是觉得家里的男孩子长大该成家了,都是爹娘瞧着有适合的闺女,找媒人上门去说亲。无论这亲事成不成,也没有关系,毕竟男孩子脸皮厚,顶多是被人笑几句配不上,也不会有其他的事。可女孩子却不一样了,若是太挑挑拣拣,就会被人说难听的话。
夏荷来他的面前,肯定是用了不少的勇气的。
说实话,像夏荷这么漂亮的姑娘,谁又会不喜欢呢?
可他哪里配的上夏荷?
且不说夏荷是上河村人,家里还有几亩地,而且夏荷又漂亮又能干,嫁过来就是跟他一起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