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氏是个勤快的,她不止把铺面内收拾的干干净净,连外面摆放的桌子,也是一尘不染。只是让人瞧一眼,便觉得这里亮堂。
“宓姐儿来了?”这个时辰并不忙,胡三木一眼就瞧见了门口的唐宓,“你怎么来镇上了?是来买东西吗?”
唐宓被胡三木迎进了铺子里,从胡三木的手里接过茶水,然后笑着回答,“来买几个罐子!”
“买罐子呀?那就去张家的杂货铺!”胡三木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又说,“张虎是你们下河村人,要的价绝对不会高!”
唐宓也是如此打算的,便点头说,“谢谢三表叔!”
“这有啥谢谢的?你难得来镇上,吃点东西吧!”胡三木让荣氏陪唐宓说话,自己便去做起了卷饼。
荣氏和唐宓说起最近铺子里的生意很好,因为生意不错,周围也有人模仿他们做起了卷饼,而且价格更低。
荣氏有些担心会影响铺子里的生意。
这卷饼本就不是什么难学的东西,只是这些铺子学不会唐宓教她做的腌菜。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咱们也不能拦着人家,不让他们做!”唐宓对荣氏说,“三表婶不用考虑降价,还是和往常一样,分量依旧给足了就行!”
“咱们这价格已经是最低了,再低就要亏本了。总不能为了赚人气做亏本买卖吧?”
荣氏点头,“还是宓姐儿你聪明,你说的是这个道理!唉,你这个头脑不做生意,还当真是可惜了!”
唐宓笑了笑,“那就借三表婶的吉言,没准来日我真能做点小生意!”
当然,这话荣氏以为唐宓只是随意说说,却没想到唐宓的确有这个想法。
做生意需要本钱,她之前没有做,是因为钱要买参片。
如今手里有了点积蓄,肯定要考虑做点小生意了。
胡三木的手艺虽然比不上唐宓,但是他给唐宓做的卷饼里面的放足了肉,只是一个卷饼,就吃的唐宓像吃了两大碗米饭一样饱。
胡三木知道唐宓肯定要去码头上找唐谷,就让她带多一个卷饼过去。
一般下午的时候,码头上还真不似上午那样忙。
唐宓本想给胡三木钱,可荣氏和胡三木怎么也不肯收,唐宓只好又多说了几句谢谢,才从铺子里走了出来。
码头上有人在和唐谷掰扯,“这个月你一共帮了我十二回,每回都是十五文,昨儿和今日你多忙了一个时辰,每个时辰给你算六文,一起是一百八十文没错呀!”
“我怎么会坑你!”
唐谷却掰着手指头,心里明知不对,却依旧卑躬屈膝的说,“杨管事的,你说的对!”
第39章 :不受气
唐宓瞧着唐谷这样,心里却不是滋味。
因为父亲的伤的缘故,沉默寡言的大哥总是担心家里的银子不够,更是心疼她为了编背篓划伤了手。
唐谷只要有一点点琐碎的时间,就会帮家里做活。有时候回来的太晚,还要一大早起来帮忙洗衣服等。
前段日子因为搬太重的货物,还扭伤了腰,若不是被唐宓瞧出来了,他还要瞒着家里。
可即使如此,他只在家里休息了两日又来码头上,赚的都是辛苦钱。
唐谷是念过一年书的,后来他知道自己在读书上没天赋,更不愿意家里浪费银子,便没有再念下去。
因为念过书,怎么可能连这么简单的算术都算不清楚呢?
这位姓杨的管事的,显然就是在欺负人。
“不过这一百八十文得扣除你的伙食费,我要给你——”杨管事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那身胖肉随着他的动作而抖动,“一百二十文!”
说着他从钱袋子数出一百二十文钱,像是施舍乞丐一样丢给唐谷,“拿着吧!”
若是往日,唐谷还真的不会多说什么。
可现在不一样了。
这段日子,父亲虽然手臂已经恢复了一些,还是要吃药补身体,母亲又有了身孕,等过年的时候,家里还得多一口人。
现在虽然是盛夏,可于他而言,入冬就是转眼的功夫。
若是不攒多一些钱,别说粮食能不能多买一些了,就是炭火都不够过冬的。
唐谷握着手里的铜钱,却没有挪动脚步,映入他脑海里的是妹妹的那双布满了伤痕的手。
“怎么的?你觉得不对?”杨管事皱眉,有些不满,“嫌钱少啊?要是嫌钱少,明儿你就不用来帮我了!”
唐谷立即堆满笑容,他赶紧摇头,片刻后支支吾吾的说了一句,“管事的,往后我自己带吃食可以吗?”
这样的话,他还可以省钱。
其实现在他也没什么吃杨管事提供的伙食,他的吃食要么是唐宓给他煮好的鸡蛋,要么是胡三木和荣氏偶尔送来的卷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