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气农女有空间(224)

作者:总小悟 阅读记录

“这铺子据说就是给唐家那丫头置办的嫁妆,这铺子当初可要二百两呢!”

柳氏听着,嘴上也抽了一口冷气。

二百两?

这么多!

其实,王秀华在镇上也有铺子, 可是位子却一般,一年的租金也就几两银子,自然比不上唐家如今的收入。

最重要的是,王秀华还有些小聪明,这些银钱她大多不会给柳氏,所以柳氏如今也没摸索出,王秀华到底带了多少的嫁妆。

前几日苏亭纳了王秀华的丫鬟为妾室,王秀华又是哭又是闹的,弄的苏家是鸡飞狗跳。

柳氏突然有些后悔了!

若是当初儿子苏亭没有和唐家退亲,如今唐宓的东西,不就是他们家的吗?而且比起王秀华,唐宓更乖巧更听话,那时儿子让唐宓往东,唐宓是不敢往南多看一眼的!最重要的是,唐宓也听苏亭的话,不然当初也不会主动同意这门亲事。

可现在……

柳氏想起唐宓那张脸,这个想法很快又没了。

虽然唐家如今看着发达了,可唐宓长成这样,怕也是难嫁的!

王秀华的容貌可比唐宓出众多了。

可若让唐宓为妾呢?……

柳氏顿时陷入了沉思。

………………

比起柳氏的纠结,韦麦苗也很是紧张。

她的哥哥韦长供从前线送了一封信回来,据说是顾将军的人回上河村的时候,特意帮忙带回来的。

韦麦苗又惊又喜, 可看着厚厚的一叠信函,却又傻了眼。

她不识字,而且家里也没有个识字的!

这下,韦麦苗有些傻眼了。

只是这毕竟是家书,韦麦苗也不想让旁人知道,最后在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和母亲章氏一起去了唐家。

唐书如今快十岁了,他在村里的学生里,学问算是最好的。

又因为唐书这些年买的书籍很多,所以认识的字也不少。

当韦麦苗和唐家人说的时候,唐宓便领着他们去见了唐书。

如今镇上的铺子渐渐步入正轨,唐宓也不用每天都守在镇上了,铺子有车五的媳妇许桂芳和黄桂帮忙看着,倒也没什么大事。

唐宓也不是那种勤奋到极致的人,她更喜欢乡下的安静。

韦长供跟韦麦苗说,他这次死里逃生,丢了一只腿,要回乡下了!不过朝廷对他们这些军人还是有优待的,这次给了他银子让他养老!

韦长供还说,让家里不用担心,他能活着回来,就很好了。

韦麦苗和章氏听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其实就如韦长供说的那样,当初家里在韦长供去蜀州的时候,便已经做好了等他死讯传来的时候。可如今韦长供失去了一条腿,可人还活着,这对于韦家而言已经是幸事了。

其实这些东西,就算韦家人想的明白,可唐宓却不知道怎么安慰人。

“你别哭!”唐宓对韦麦苗说,“若是长供哥回来,没活做,我就教他编背篓、编筐子!”

“如今这些东西虽然卖不出高价,却也能卖出去一些!”

唐家的杂货铺没开了,所以之前买这些东西的人,大部分都去了黄家那边买。可黄家人也不像唐家之前那样,铺子里卖的货物多,可以选来选去。

如果韦长供愿意多编一些卖的话,虽不至于大富大贵,但是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

韦麦苗也知道唐宓在安慰自己,她破涕为笑,“那我就先替大哥谢谢你了!”

“和我说什么谢谢?”唐宓道,“其实,我们都应该感谢长供哥!”

“若不是有他们保家卫国,咱们那能过如今的太平日子呢?”唐宓说这些话的时候,的确是发自内心的。

这古代不比现代,她在看历史的时候就知道,这战乱的时候,百姓过的多辛苦。

所以对于军人,无论是在那个时代,她都从骨子里敬佩的。

像韦长供这种从战场上下来的人,不该被活活的饿死,也不该被人瞧不起!

韦麦苗听着,有片刻微微失神。

这些话,从未有人和她们家里的人说过。

毕竟在这些人的眼里,都只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哪里能想到这些?

“你真的这么想?”韦麦苗低着头,有些茫然的说,“当初我哥去战场上,其实也是因为家里穷!”

“他去从军,既能吃饱,又能让拿钱贴补家里!”

说起来,韦长供从军,也并没有那么伟大的想法,只是怕饿死而已。

唐宓听着韦麦苗说这些话,却是点头安慰,“我自然是这么想的!”

“无论长供哥当初是用什么想法去从军的,他的确是保护蜀州呀,这哪能作假的?”

第171章 :故人归来

蜀州向来是军事要地,其中剑门关是最重要的地方。